心衰患者往往謹小慎微,不敢運動。早期心衰時,休息是減少心臟負荷的主要方法,但不強調絕對臥床,重度心衰患者可在床邊小坐,以防絕對臥床產生的并發癥。對于多數心衰患者來說,只要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還能降低死亡危險。
運動前測脈搏。心衰患者運動前,應先用藥物控制心衰。有條件的可到醫院進行心肺功能檢測,以判斷機體對運動的反應,決定安全有效的運動水平,并參照醫生開具的運動處方進行運動。正式開始運動前要測脈搏,若每分鐘超過100次,則不適合運動。運動前要做至少10分鐘伸展、慢走或其他活動,適當熱身可促進血管擴張。一般情況下,每天運動一兩次,一次20~30分鐘為宜,最好選擇在飯后2~3小時或飯前1小時進行。天氣炎熱時,可選在早晨或晚間進行,冬天宜在有太陽時鍛煉。
心衰患者選擇合適的運動非常關鍵,具體應遵循四個原則。
1.力所能及。心衰患者在康復期應參與一些心臟能承受、力所能及的活動,切忌操之過急。
2.小運動量開始。運動量應從最小開始,慢慢增加,切忌過量。一開始應在家人或醫護人員的陪同和監護下做些室內活動,能耐受后再去室外。
3.有氧和力量相結合。患者可選擇慢走、爬樓梯、游泳、騎自行車、跳慢三或慢四、打太極拳等,也可適當做些四肢及關節活動,時間不宜過長。適當的力量運動可鍛煉呼吸肌,減輕呼吸困難,改善生活質量。低重量阻力運動如啞鈴操等,可增強四肢和軀干肌群力量,減輕疲乏感。一般運動1~2組,每組重復12~15次即可。
4.勿做爆發性動作。如突然跳躍、轉體、提重物、抱小孩、啟酒瓶蓋、拋東西等。
運動中監測癥狀。運動中若出現過度疲勞、胸悶、氣短、心前區疼痛、頭痛、惡心、面色蒼白等癥狀,表示心臟無法承受此運動量,應立即停止,并充分休息,若癥狀未緩解,應立即就醫。當患者出現心絞痛、氣短加重、體重增加或下肢浮腫等情況時,應停止運動。雖然病情惡化通常與運動無關,但在癥狀控制前患者應避免運動,以免血壓下降等。
運動后要放松。運動后要進行放松運動,以減輕肌肉不適感。適量運動后,患者會感覺心情舒暢、精力充沛、睡眠充足、無其他不適癥狀。若出現不適癥狀或睡眠差,表示運動量過大,要減少運動量或調整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