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演化學論文描述了老撾名為“TamNguHao2”洞穴發現的一顆更新世中期古人類臼齒。這顆臼齒可能來自一位年輕的丹尼索瓦女性,或對我們理解東南亞的種群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人們對古人類出現在東南亞大陸的認識,主要來自于有限的石制工具記錄和很少的人類遺骸。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曾有一個或多個人類支系出現或共同出現在東南亞。遺傳學分析顯示,一些東南亞人群保留了丹尼索瓦人的血統,但丹尼索瓦人的地理分布范圍仍存在爭議。
此次,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以及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描述了在老撾安南山脈“TamNguHao2”石灰巖洞穴發現的一顆臼齒。該洞穴還發現了犀牛、貘、水鹿這些動物的化石殘骸。
研究人員使用一系列測年技術估算了該臼齒周圍沉積物的年代在16.4萬—13.1萬年之間。他們指出,這顆臼齒未見磨損,剛剛完成發育,而這名個體死亡時的年齡在3.5歲—8.5歲。他們分析了臼齒的蛋白質和形態,發現它屬于人屬種群,并進一步提出這名個體為女性。團隊利用幾何形態學法(三維形狀統計)將該臼齒的內部和外部形態與其他古人類進行了對比,包括尼安德特人、近代人種、直立人,認為這顆臼齒最有可能來自丹尼索瓦人。
雖然研究人員不能排除臼齒屬于尼安德特人的可能,但他們認為,這顆臼齒與中國夏河丹尼索瓦人樣本的相似性支持了他們的結論。他們總結道,這顆臼齒拓寬了人們對古人類在亞洲擴散的理解,提示這里曾是人屬種群的一個多樣性熱點地區。(張夢然)
關鍵詞: 東南亞種群歷史 丹尼索瓦女性 更新世中期古人類臼齒 尼安德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