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亞洲杯女排賽剛剛在菲律賓帕西市落下帷幕,雖然派出二線陣容參賽的中國女排有吳夢潔、胡銘媛、周頁彤三名球員入選賽事的最佳陣容,但全隊在決賽中負于日本隊、最終獲得亞軍的結果還是不免令人感到遺憾。在今年多項世界及洲際女排賽事中,中國隊先后五次負于日本隊,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在今年世界女排聯賽、亞洲U18女排錦標賽、亞洲U20女排錦標賽以及亞洲杯女排賽四項賽事中,中國隊與日本隊總計交手六次,戰績為一勝五負。特別是在亞洲U18女排錦標賽、亞洲U20女排錦標賽以及亞洲杯女排賽三項賽事的決賽中,中國隊均遺憾落敗獲得亞軍,冠軍均歸屬日本隊。兩隊不同級別梯隊之間的較量,中國隊以往面對日本隊的優勢已蕩然無存,亞洲霸主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這六場比賽中,中國隊唯一的一場勝利是亞洲U20女排錦標賽小組賽階段以3比0擊敗日本隊;而最遺憾的一場失利則是亞洲U18女排錦標賽決賽在先勝兩局的情況下,被日本隊連扳三局逆轉。總體來說,日本隊延續著一貫的技術風格,就是在球員身高條件普遍不足的情況下,個人技術十分全面、小球技術熟練細膩、整體配合默契度高、比賽經驗更為豐富。與日本隊相比,中國隊球員的技術顯得較為粗糙,很多球員的基本功并不扎實。一旦無法在網口的攻攔環節遏制住日本隊的發揮,中國隊便很難在多回合的爭奪中占到便宜。
從2013年遼寧全運會開始,女排青年組比賽已成為全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各地方專業隊也開始全面建立自身的青年梯隊以及為下一個全運會周期預備的少年梯隊。不過從選材到組隊,大部分基層教練員更看重球員的身高條件,重視網口環節的進攻與攔網,但運動員的后排一傳、防守以及傳球、串聯技術的強化訓練卻略顯不足。這一培養模式所產生的弊端,也在國際比賽中進一步凸顯。在面對一些歐美隊伍的慢節奏比賽中,中國隊還能表現得游刃有余。不過近年來與日本隊、泰國隊等技術風格快速多變的亞洲隊伍對抗時,中國隊卻很難跟上對手的節奏。
另一方面是比賽積累的欠缺。目前國內的女排賽事只有一年一度的排球超級聯賽、女排冠軍賽、女排全錦賽,成年隊的全年比賽數量都不及50場,就更別提青年隊、少年隊的全年比賽數量了。如果每年能有各年齡段更加豐富而系統的賽事體系加持,甚至更早地與國外同年齡段隊伍交流切磋,中國各年齡段女排球員的比賽經驗必將大幅提升,處理關鍵分、面對逆風球的心態把握能力也必然更強。
比賽是訓練的一面鏡子,也期待中國女排看清不足之后有的放矢全面提高,未來可以重新稱霸亞洲賽場、沖擊世界冠軍。(謝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