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選派18名科技特派員,奔跑在田間地頭生產一線,為農民提供科技幫扶,助力農民增收。一年來,他們累計開展生豬、土雞、蔬菜、核桃等技術培訓83次,培訓人數2400人次,幫助解決具體技術問題150個。
去年以來,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選派18名科技特派員,奔走在田間地頭生產一線,為農民提供科技幫扶,助力農民增收。一年來,他們累計開展生豬、土雞、蔬菜、核桃等技術培訓83次,培訓人數2400人次,幫助解決具體技術問題150個,引進水稻宜香優、廣豐核桃、胭脂脆桃等新品種5個……
4月的昭化,春山淺黛,時晴時雨,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機器轟鳴,農民散布,在一個個彎腰與起身的間隙中,播種下一年的希望。在這里,科技特派員們正對種植戶們進行著一場實地技術指導。
結合實際提供農民期盼的技術
“要想今年有個好收成,播種育苗是第一關。”人勤春來早,四月農事忙,連日不斷的陰雨天氣,時刻牽動著廣元市昭化區農業農村局高級工程師、市級科技特派員徐國剛的心。
“這幾天雨水較多,旱秧一定要覆好膜,不能讓其長期淋雨,秧苗水分過重的話,一旦氣溫升高,就容易造成燒苗和稻瘟病的發生。”來到定點聯系的磨灘鎮中華村,徐國剛輾轉在村集體專合社的育秧田,聯系村里的種植大戶之間,耐心地向村民講解育秧的技術和注意事項。
中華村位于平均海拔950米的高山區,全村共有耕地2420畝。作為廣元市科技特派員,幾年來,徐國剛先后深入射箭鎮曬金村,磨灘鎮磨灘村、中華村數百天,扎實深入開展科技幫扶工作。針對山區稻田相對分散、海拔高、水溫低等特點,徐國剛對山區稻漁環境條件、稻漁設施、優質水稻栽培、稻田水產養殖、產品質量等方面進行了技術規范,在技術標準上進行了多項創新,率先在國內發布《山區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省級、市級地方標準。通過他的示范引領和技術服務,推動了先進適用技術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有效解決了產業上的技術難題,為該區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成績不算啥,真正解決老百姓的問題才是我最高興的地方。”徐國剛笑著說。
稻漁綜合種養實現穩糧增收
這幾年,在廣元市磨灘鎮中華村,一項農業新技術正成為村民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用了稻田養魚的新技術,同樣一塊水田,竟然能有兩樣收獲,不僅稻谷的收成好,稻田里的魚兒也長得好。
作為一名基層漁業技術推廣干部,徐國剛2016年以來大力推廣山區稻漁綜合種養。每逢魚種下田后,他總是深入田間現場進行指導,嚴格按照山區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程,加強日常管理,精心投喂全價配合飼料,科學防治病害,通過以漁促稻,以稻興漁,全面提升稻谷和水產品品質。
徐國剛說,稻漁綜合種養是根據生態循環農業和生態經濟學原理,將水稻種植和水產養殖技術、農藝與農機有機結合,生產方式由粗放向綠色高效轉變。“它在水稻穩產的前提下,能夠大幅度提高稻田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實現‘穩糧增收、稻漁互促、綠色生態’,做到‘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既保國家的‘米袋子’,又鼓了農民的‘錢袋子’。”他說。
“原來種糧效益低,一畝田掙不到1000元。自從稻田里養起了生態魚,我們的米也變成了生態米,收入直接翻了翻。現在田里既收米還收魚,一畝田收入可以達到3000多元。”村民白如平說,新模式讓人們有了技術和收入的“雙保障”,大家伙兒發展產業的信心和底氣更足了。
目前,山區稻漁綜合種養已在昭化區脫貧攻堅精準扶貧中發揮了骨干作用,成為昭化區農業“5+3”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去年,昭化區推廣山區稻漁種養2.5萬余畝,成功實現“畝產900斤優質稻,200斤生態魚”,優質稻谷售價達到4元/公斤,畝均收入達到3400元以上,實現了一季田收益反超二季田。
“有什么不懂的就向科技特派員取經!”在如今的四川廣元昭化區,這樣的念頭正深入人心。村民白如平說,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興農,科技特派員走進了鄉親們的心里,讓大家嘗到了科技的甜頭,“不光腰包鼓了起來、腦袋也富了起來。”(羅洪焱 陳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