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采可燃冰有多難?是在豆腐上打鐵、是用金剛鉆秀花,利用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勝利石油)鉆井工藝研究院(以下簡稱鉆井院)獨特的可燃冰取樣技術,我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的歷史性突破;一滴小小的鉆井液透露出千米井下鉆井液各種參數的變化,依靠國內獨創技術,一部電腦代替人工提煉,一滴鉆井液中的10項指標瞬間一目了然……
近日,勝利石油自主研發出中國油田開采關鍵技術“旋轉導向系統”,再次解決了行業難題。1月初,科技日報記者在鉆井院采訪了解到,該院每年誕生的數十項科研成果中,七成左右均實現了轉化。勝利石油副總工程師兼鉆井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周延軍向記者透露了高成果轉化率的秘密:只要鉆頭能到的地方,都是我們的科研方向;我們的科學家既是技術人員,也是一線工人,“三重身份”使他們了解生產痛點和技術難點,知道怎樣攻堅克難,更知道如何將成果推廣到全球各地的油田里。
在國內各大科研院所普遍為成果轉化難困擾的當下,鉆井院超高轉化率背后的典型做法值得借鑒。
像玩游戲一樣把活兒干了
雖然看上去比較年輕,勝利石油黃河鉆井總公司50207鉆井隊平臺經理馬哲已經入行多年,他帶領的團隊每年累計要打六萬米深井,“打得好”是人們的評價。
打得好,離不開高科技的輔佐。在50207鉆井隊工作現場,通過四塊大屏幕,兩個人只是點點鼠標,就包攬了以前需要七個人干的活兒,“像玩游戲一樣把活兒干了”。這是鉆井院“十年磨一劍”的成果——鉆機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的魅力。記者了解到,這套設備在全球石油市場廣受青睞,有30多套設備走進了各大油田,前不久,還應用到了沙特的鉆機上。
成果受歡迎,不是沒理由的。馬哲告訴記者,在石油行業,大部分事故是在鉆井環節,在管柱舉升過程中產生的,而這套技術便是瞄準這個痛點而研發。
鉆井作業中,鉆井管柱的操作需要人工參與,累且非常危險。鉆井院副院長劉海東說:“十年前,國內并不缺一線工人,但老一輩石油人老去后,誰來鉆井?必須得未雨綢繆。”
于是,動力貓道被研制出來,鉆臺機械手被研制出來,液壓動力集成系統被研制出來……五項發明專利撐起了該技術的科技含量。讓劉海東沒想到的是,在研制該項目的同時,還意外衍生出一項863項目。
針對痛點,超前部署,多學科“聯合艦隊”,才能拿下受市場歡迎的技術。而鉆井院近幾年的成果目標,都有一個規律:自動化已成為科研導向之一。而成果落地快也與此密切相關。
鉆頭能到的地方都是科研方向
在其貌不揚的車間里,一個外表看上去粗糙的長柱型管引人注意,“你別看它外表粗糙,卻包含著一顆高精尖的‘芯’。”劉海東告訴記者,這便是應用在我國南海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可燃冰取心工具。
時間回溯到2017年4月26日,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大風六七級,浪高三四米,海洋石油708船如同一葉浮萍,在漆黑的海面上,任由風浪擺布。如今鉆井院副院長、時任鉆井院鉆井工具研究所所長的裴學良與任紅、孫艷軍三個來自鉆井院的技術人員,背負著可燃冰取心的艱巨使命。4月30日23時50分,當第三筒巖心升上甲板,中海油研究總院呂鑫博士手持檢測儀瞪大了眼睛:“是甲烷,氣體達到可燃濃度!”
“可燃冰屬于戰略資源,不能總依賴國外技術搞勘探開發。”周延軍說,“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攻關的方向;只要鉆頭能到的地方,都是我們的科研方向。”在這兩個大方向下誕生的成果何懼轉化難題?
裴學良、任紅、孫艷軍三位既是鉆井院的技術人員,也是一線工人,一身兼兩職。這也是該院保持高成果轉化率的法寶之一。“我們院既是研發的源頭,也是服務提供者,博士、研究員們干一線工人的活兒是常有的事兒,甚至說是必修課。”劉海東認為,只有讓聽得見炮聲的人研制炮火,才會“對癥下藥”,研制出既是高科技又會受歡迎的“二合一”技術。
在石油鉆井系統內部,論科研實力,論應用成果,鉆井院都是一面響當當的牌子。他們研發出一個個高精尖的科研成果,戮力推廣出去,敲開了海內外一個個石油工程的大門。總結起來,周延軍說:“七成轉化率背后,我們真正將科研當作實業來做。我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