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件清華大學物理系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相關科學儀器實物近日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對于關心博物館的人來說,應該能從中體會到一些新意。長期以來,人們一想到博物館,腦海中出現的就是“后母戊大方鼎”“金縷玉衣”“清明上河圖”,即便和科技沾點邊,也是“地動儀”“曲轅犁”,總之,不是古物,就是文物,甚至寶物。而這次入藏的科學儀器,似乎與這些都相去甚遠。
實際上,國家博物館是一個國家發展歷程的縮影。而在當代社會,科技不僅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部類,更是最重要的推動力。博物館作為時代精神圖譜的描繪者,如果缺失了科技展陳,必然是不完美的。在實現“中國夢”的奮斗道路上,科技的重要意義更是不言而喻。今天,我們之所以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與幾十年來的科技進步密不可分,而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繼續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因此,構建反映當代科學研究和工業技術發展歷程的系統性館藏,也就成為博物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博物館的價值不在于擁有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科學儀器入藏博物館,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因為,科學儀器對于后人的價值,主要在于以實物的形態弘揚和傳遞了一種科學精神。在這些儀器進入博物館的一剎那,它們作為科研工具的使命或許已然終了,但作為科技歷史記錄者、科學精神見證者的任務遠未結束,甚至剛剛開始。作為我國科研發展歷程的珍貴物證,這些儀器背后凝聚著我國科技工作的智慧和汗水,蘊藏著無比生動的科研故事。因此,和整理、保管、研究及展示科學儀器同樣重要的,是講好新時代的科技故事,讓當今和后世的人們了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奮斗和光輝成就。
這就對博物館的展陳設計、講解方式以及活動組織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本次捐贈的八件科學儀器,與博物館中的瓷器、古畫或雕塑不同。后者雖也涉及專門之學,但即便不了解其“知識含量”的人,依然可以從外在形式欣賞其美學價值。然而,像“分子束外延蒸發源爐”這樣的科學儀器,并不具有藝術品的“可看性”,本身也并不稀少或唯一。若沒有通俗明晰的講解,大部分到博物館參觀的民眾恐怕連其名字都“不明覺厲”。相反,如果在展陳的同時,配以霍爾效應的科普工作,把薛其坤院士及清華大學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團隊在科研攻關的1000多個日子,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或以影像乃至沉浸式展覽的形式,讓人如置身實驗室中,親身感受科研工作者追求真理時的一絲不茍和嚴謹求實,完全有可能打造充滿科學精神的“網紅”展覽。同樣,此前入藏國家博物館的“大興新機場航站樓頂棚外部鋁網玻璃”“嫦娥四號試驗隊隊旗”等,也只有作為科學成就介紹、科普宣傳和弘揚科學精神的載體時,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不在博物館,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正在成為時下人們喜愛的文化生活方式,那么,為這種生活增添一份科學精神的色彩,想必會讓人生更加充滿正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