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有一座“壽命時鐘”,就藏在基因里嗎?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志12日公開一項生物學研究,報告了一種利用基因標記來準確估算不同脊椎動物物種壽命的模型。這個“壽命時鐘”篩選出了CpG位點(DNA上的短片段,其密度與壽命相關)的42個特定基因,以預測某脊椎動物物種成員可能擁有多長的壽命。
在人們通常認知里,一個物種的最大壽命難以定義,而且物種之間還存在著巨大差異。過去的研究認為,最大壽命由基因控制,但是到目前為止,一直都沒有發現造成這種差異的基因變種。
此次,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科學家本杰明·梅恩等研究人員,在構建模型時,采用了252種壽命已知的脊椎動物的參考基因組,鑒定出了42個可能預測壽命的基因。他們發現,這些基因中的CpG密度對脊椎動物(包括已滅絕物種)的壽命具有較高的預測性。
研究團隊以非洲象的基因組及其平均壽命(65年)為參照,利用模型估算出真猛犸象和古棱齒象的壽命為60年。以現代及早期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組為參照,估算得出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壽命約為38年。研究還表明,他們的模型能夠估算長壽物種的壽命,如平塔島象龜和弓頭鯨,由于這類物種的壽命通常超過人類,因此預測其壽命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
除了對壽命進行估算外,研究人員認為,以上發現還有助于深入研究現存物種及已滅絕物種的生態學和演化、受威脅物種的保護以及可持續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