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通過模擬心臟內外部電信號如何穿過肌肉的過程,找到了為什么矯正手術并不總是有效的原因。他們建議更好地定位心臟的功能區,以改善患者的手術效果;對介入治療幫助不大的患者,避免進行不必要的手術。
心房顫動(AF)是最常見的心律異常,它是中風的主要原因。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通過外科手術從心臟內部灼燒有關部位。然而,這種被稱為導管消融術的手術只對50%的患者有效。
最新研究發現,心房顫動與心臟內外不同的電脈沖模式有關,帝國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由此研發了一種AF模型,試圖解釋這些不同的電脈沖模式的成因。他們發現,如果心房顫動的源頭來自心臟外部,那么從心臟內部灼燒心臟的方法就可能失敗。對于那些心肌損傷嚴重的患者,很難消除房顫根源,因為消除當前的房顫來源點后,又會在新的位置上出現房顫源點,打亂正常的心臟節律。因此,對這些病人來說,手術可能是一種不必要的風險,而應該為這些病人尋找新的治療方法。
該團隊當前構建的模型基于物理學理論,這與早期研究中觀察到的電脈沖非常吻合。目前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利用病人的真實數據,并使用最新外科技術來給心臟目標進行定位。不僅可以提高現有技術的成功率,而且減少手術治療的時間。
主要研究者、帝國理工學院物理系博士生馬克斯·法爾肯伯格說,我們的模型有助于解釋為什么很多心房顫動患者的手術不成功,希望隨著模型的完善,最終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哪些病人的手術不必要,哪些病人可以通過手術受益。
該研究論文發表于近期出版的美國物理學會《物理評論(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