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抵達小行星貝努后不久,OSIRIS-REx任務團隊發現,貝努持續向外噴射顆粒。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在小行星上發現顆粒噴射活動。該團隊在近日的《科學》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稱,流星撞擊、熱應力壓裂和水蒸氣釋放,是導致此類事件的最可能的原因。
今年1月6日,NASA研究人員首次在OSIRIS-REx探測器拍攝的圖像中觀察到了顆粒噴射現象,隨后又在1月19日和2月11日觀察到另外兩次大的噴射事件。他們發現,這些噴射活動源于貝努表面不同位置,但發生時間都是貝努的傍晚。顆粒從貝努表面噴射出來后,要么短暫地繞著小行星軌道運行,然后落回貝努表面;要么從貝努逃逸,進入太空。這些顆粒的大小從不足1英寸到4英寸不等,移動速度可達每秒3米。在1月6日的最大規模噴射活動中,研究人員觀察到大約200個顆粒。
研究小組在調查了各種可能導致噴射事件的機制之后,將可能原因縮至3個:流星撞擊、熱應力破裂和水蒸氣釋放。
研究人員表示,流星撞擊在貝努附近的深空中很常見,一些太空巖石的小碎片有可能擊中貝努,撞擊會動搖貝努上的松散顆粒,導致噴射活動。熱應力壓裂也是一種合理的解釋,貝努的表面溫度在其4.3小時的旋轉周期內變化劇烈,溫度的變化會讓巖石破裂,最終可能導致小顆粒從貝努表面噴射出來。而第三種可能則是水蒸氣釋放,當貝努的鎖水粘土被加熱時,水蒸氣產生的壓力在巖石的裂縫和孔洞中積聚,最終被釋放出來,導致顆粒噴射。
研究人員指出,很可能不止是一種機制在起作用。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史蒂夫·切斯利舉例稱,熱應力壓裂可以將貝努表面巖石切割成小塊兒,使流星撞擊更容易將它們送入太空。
NASA計劃,OSIRIS-REx探測器在明年夏季進行樣品采集,而采集到的樣品將于2023年9月送達地球。相信在有實物樣品供研究后,科學家們會給出更精準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