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刊文稱,他們首次發現了一顆圍繞熾熱白矮星旋轉的巨行星的證據,這顆行星距白矮星很近,導致其大氣層被剝離并在恒星周圍形成氣體盤,正是這一氣體盤“出賣”了行星自身。
中國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周禮勇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最新研究打開了一扇研究行星系統終極命運的大門,讓我們得以管窺太陽系在遙遠將來的‘模樣’。”
來自英國、智利和德國的天文學家團隊對斯隆數字巡天項目觀測到的約7000顆白矮星進行核查,發現其中名為WDJ0914+1914的恒星與眾不同,通過分析這顆恒星發出的光,他們發現了化學元素氫、氧等的痕跡,并推測它們可能與某種行星有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日報道,研究小組隨后使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X-shooter儀器對這顆恒星進行分析,證實了與白矮星有關的氫、氧和硫的存在,還發現這些元素位于圍繞白矮星旋轉的氣體盤內而非恒星本身,因此他們推斷,制造這種氣體盤的唯一理由是一顆巨行星的蒸發。
研究結果表明,白矮星距地球1500光年,“體型”很小,溫度高達28000℃,而行星的“塊頭”至少是恒星的兩倍。它離白矮星很近,公轉周期僅為10天。因此,恒星發出的高能光子會逐漸將行星大氣層剝離,導致大部分氣體逸出,但有些氣體會以3000噸/秒的速度被拉入盤內并旋入恒星,使原本潛伏的類海王星行星“浮出水面”。
英國華威大學的奧德特·托洛薩說:“這是我們首次能測量盤中氣體的數量,為研究系外行星大氣的構成提供了線索。”
研究表明,類日恒星一旦燃料耗盡,會變成紅巨星,體積變大數百倍,吞噬附近的行星。就太陽系而言,水星、金星甚至地球都有可能在約50億年內被紅巨星太陽吞噬。最終,類日恒星失去外層,僅留下了一個內核——白矮星。這樣的恒星殘留物仍可擁有行星,科學家認為,銀河系內有很多這樣的恒星系統,但一直未找到相關證據,直到圍繞白矮星WDJ0914+1914的類似海王星的行星“現身”。
周禮勇指出:“隨著宿主恒星的寂滅消亡,其原來所擁有的行星系統將會如何?這顯然是一個值得追問思索的問題,而這個系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