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保定8月26日電 題:來自河北洪水失聯山村的3封手寫“平安信”
作者 郝燁 呂子豪
時隔20多天,楊春城再次來到河北省淶水縣九龍鎮嶺南臺村,看著此前被洪水“吞噬”的山路被重新打通,村莊恢復通信,他感慨:“平時到這里只有1小時的車程,8月1日那天,我們卻走了12個小時”。
(資料圖片)
回憶起當日他和鎮派出所所長景劍峰依靠手寫信件向外報送平安的情形,56歲的楊春城思緒萬千。
8月24日,楊春城在辦公室內回憶起發出三封“平安信”時的情形。中新社記者 郝燁 攝
7月31日,大雨傾盆。九龍鎮地處太行山東麓北端、淶水縣北部,在這次強降雨中,洪水沖毀了多處通信光纜和信號設施,全鎮共有18個偏遠村莊失去聯系。
8月1日清晨,一夜未眠的九龍鎮紀委副書記楊春城盯著九龍鎮災害隱患圖,越來越擔心:“這18個失聯村莊中,九龍鎮北邊8個村地質條件尤其復雜,情況很危險”。他決定,帶著景劍峰徒步前往,確認情況。
山洪沖毀了山路,兩人涉水攀爬向上行進。面對隨時發生的滑坡,他們雖然害怕,但“必須上去”。
8月24日,在嶺南臺村村口,楊春城正在介紹當時的步行路線。中新社記者 郝燁 攝
“途中最讓我擔心的,是一路上沒見過一個村民。”楊春城回憶說,直到8時,當見到羅古臺村全部村民安然無恙時,自己“眼淚差點下來”。
來不及多想,通信中斷、手機信號全無,楊春城和景劍峰想到采取最原始的方式——寫信。他們借來紙筆,景劍峰把紙墊在腿上,一筆一劃寫下:“李書記、許鎮長:見信如面,我和楊書記已到達羅古臺村,羅古臺村無人員傷亡,平安。”最終這封信經由村干部翻越重重障礙,在12時前,交到了鎮里。
8月24日,在距離九龍鎮鎮中心最遠、海拔最高的嶺南臺村,村口的河道還殘存著洪水肆虐過的痕跡。中新社記者 郝燁 攝
九龍鎮域內多山,紫石口溝、莊里溝、峨峪溝3條河流在此匯合。對于在這里工作了27年的楊春城來說,這樣的洪水是“頭一次見”。一路上,楊春城和景劍峰遇到洪流就“緊緊攥著手”,一不小心,腿腳就陷進泥石里。楊春城回憶:撩起褲腿,滿是道道疤痕。
行進的過程格外艱難,楊春城坦言,“我甚至不敢想還未到達的村莊情況,但我們必須能到哪個村就進哪個村。”就這樣,兩人一路到了莊里村,并在這里送出了第二封“平安信”。
8月1日,景劍峰在九龍鎮鐵角村口。楊春城 攝
由于擔心信捎不到,他們會在每一封信中把之前已確認的村莊情況重新復述。當到達距離鎮中心最遠、海拔最高的嶺南臺村時,已是17時,此時,村邊的山洪還在滾滾而下。
彼時,已經走了40多公里的兩人幾近虛脫。景劍峰回憶稱,到達嶺南臺村時,他甚至話都說不完整,確認村民無恙后,兩人才扶著墻走進村委會,并在這發出了最后一封“平安信”。
如今,經歷洪災之后的九龍鎮,村民生活正逐步恢復:8月7日,轄區內所有國省干道達到通車條件;截至11日,全鎮30個行政村恢復通電;21日,所有連村道路均已打通,可以直達國省干道;目前,失聯村莊的通信已全部恢復。
“最大的幸運是5000多名村民都平平安安。”楊春城說,這幾日,他正忙著排查村內安全隱患,目前入戶排查、環境消殺、清淤等工作在九龍鎮有序開展。
午后,鏟車、挖掘機穿梭于巷弄之間,洪水過后,九龍鎮這個太行山村,重建正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