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比蔡徐坤,更能代表內娛的流量藝人。
憋了一個周,蔡徐坤終于發(fā)聲了。回應幾乎承認了一切,唯獨沒有認錯。總結下來無非是自相矛盾、避重就輕、錘人一千自錘八百以及不可證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本土偶像選秀模式下第一個巨星,蔡徐坤的身上貼著牢固的流量標簽,既見證了偶像經濟的無所不能,又完美復制了流量咖的墮落路徑,深深烙印了整個大眾輿論對偶像行業(yè)的認知。
事已至此,蔡徐坤事件,正式成為又一次流量翻車的典型,不僅是流量藝人人設的坍塌,也進一步走向人品、形象、道德甚至法律層面的全面坍塌。
天下苦流量久矣。唱歌難聽,跳舞難看,才疏學淺,他們的商業(yè)價值猶如陽光下五彩斑斕的泡沫,近距離卻吹彈可破。
草草成功,輕而易舉,幾乎是所有流量藝人的特征。也許就像是有些看得清透資本的局外人所說,蔡徐坤不過是一個流量明星,不過是資本運作的傀儡。
當他們被一個利益集團包裹起來,并用一個超強的商業(yè)專業(yè)化團隊全程運作,他們的無知無畏、他們的肆無忌憚就會異常可怕。
這些年,我們見慣太多流量翻車的名場面。在瓜田里浮浮沉沉,看著他們起高樓,又看著他們樓塌了。他們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一夜成名,在流量的簇擁下,被尬吹、被洗白,被捧上神壇,又毀于一旦。
內娛走到如今,前有凡凡鄭爽,又有李易峰蔡徐坤,早不是流量經濟這么輕飄飄的故事了,流量明星可以不務正業(yè),可以在任何場合肆意而行,動輒傷天害理觸犯法律。
每次崩潰、每件丑聞,不僅沒有給行業(yè)的流量任何教訓,甚至前人跌倒還會讓后人吃飽,他們繼續(xù)有恃無恐,享受著源源不斷的關注和討論所帶來的商務價值。
Prada在2019年簽下蔡徐坤,被業(yè)內視為向流量低頭。向流量低頭在商業(yè)邏輯上沒什么問題,畢竟粉絲經濟勢不可擋,誰能不掙年輕人的錢呢。
押寶流量終究是一場冒險,想吃流量的紅利,也自然要承受流量反噬的炸彈。但大多數的品牌還是愿意選擇富貴險中求。
流量的本質是一種注意力經濟。只要不缺關注,就有唯利是圖者,去消費這種關注力。滋養(yǎng)了蔡徐坤凡凡走向墮落的土壤,自然有市儈功利的原生父母家庭,更重要的是這畸形的流量經濟。
對于許多吃瓜群眾來說,蔡徐坤從出道成為頂流到如今,他身上的超高人氣和商業(yè)價值都像是一個謎。近距離接觸身處流量中心的藝人,手握流量密并非來自于自己的人品業(yè)務,無非是粉絲的巨大黏性與粉絲圈層極幼。
這些流量經濟看似繁榮,卻仿佛空中樓閣,偶像行業(yè)走到了諷刺的末路。或許就是太給臉了,他們反而不要臉了。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