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拿到心電圖報告時,看到上面寫著竇性心律、竇性心律不齊就慌了:這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得了心臟病?
(網絡配圖)
(資料圖)
實際上,竇性心律就是正常心律。我們人類心臟大致可分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幾個部分,其中在右心房上有一個小結節,叫做竇房結,它相當于心臟的“發動機”,可以自主而又有節律地發出電流。由竇房結發出的這股電激動沿著固定的、有順序的通路傳遍整個心臟,從而引起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完成血液的供給工作。也就是說,竇房結發放一次電激動,心臟就完成一次跳動,所以心電圖報告“竇性心律”代表你的基礎心律是正常的。
(網絡配圖)
同時還要注意,心率和心律不是一回事。心率是心臟跳動的頻率,即心臟在一定時間內跳動的次數。正常成人的心率在安靜時平均為70~80次/分鐘,一般慢不低于60次/分鐘,快不超過100次/分鐘。但因年齡、性別、體能水平、訓練水平和生理狀況的不同而有差異。因此,通常說心率過快或者心率過慢。比起“心率”來,“心律”對心跳情況的描述更加全面。
但基礎心律正常,并不代表心臟就完全正常。因為心臟就像一座房子,心律是它的電路系統,同時房子還有水路(冠狀動脈血管)和框架(心室壁等結構),后兩者如果出現問題,心臟就會發生相應的疾病。比如,如果發生了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或狹窄,即會被確診為冠心病;各種原因造成心室壁運動減弱,就會出現心功能不全。而竇性心律不齊是指竇房結發出的電激動不規則,導致心動周期顯著快慢不均。臨床上常見的竇性心律不齊包括: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室相性竇性心律不齊、竇房結內游走節律、心房內游走節律等。
呼吸性竇性心律失常是最為常見的竇性心律不齊,常發生在幼兒、青年和老年人群體,在中年人群中則較罕見。其主要表現為:吸氣時心率加快;呼氣時心率減慢;而屏住呼吸時,心率轉為規則。如果患者沒有出現明顯的癥狀,而且心率不低于每分鐘50次,可以先隨診觀察;如果癥狀比較嚴重,且心率比較低,需要及時服用提高心率的藥物進行治療;伴有停搏情況發生的嚴重患者,需要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網絡配圖)
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指心率快慢與呼吸無關,屏住呼吸依然不整齊,可見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其具體成因目前還不十分明確,一般認為與心情不穩或使用了某種藥品(如洋地黃、嗎啡等)相關。如果出現此種狀況,應該及時到心內科進一步查明病因,對癥治療。
室相性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竇性心律不齊,在部分伴有室性早搏或交界性早搏及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患者中發生,表現為與心室收縮相關的竇性心律時相變化。室相性竇性心律不齊本身無特殊臨床意義,其意義取決于原發疾病及原發性心律失常。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需要積極查明病因。
竇房結內游走節律是指竇房結內起搏點不是在一個部位,而是從某一部位轉移到另一部位,可見于正常人及洋地黃中毒的患者。由于竇房結內游走節律不影響心臟的射血等功能,因此大多數患者無需特殊治療;如果病情較嚴重,可以考慮應用藥物或者進行手術治療。
心房內游走節律多見于健康青少年、運動員及老年患者。因為竇性起搏點從竇房結逐漸移行到心房或房室交界處,而后又移回至竇房結所形成的心律不齊,與呼吸周期引起的迷走神經張力變化相關。這種類型的患者也建議到醫院行進一步的檢查,而后對癥治療。
總之,竇性心律不齊是否需要治療,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心臟結構和功能正常與否,以及心律失常引起的不適癥狀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如果心律不齊本身是由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臟病變引起的,就必須盡快治療。另外,如果患者伴有較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經常出現眩暈、黑蒙等情況,也要積極診治。
來源:新浪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