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媒體報道有網友在吃火鍋前發現劇毒“藍環章魚”,差點就下鍋……引發網友熱議。
近日,又有網友在餐廳“中招”了,這一次是煮熟了的……
【資料圖】
網友@純粹理性夢游 發微博稱,這是一家名叫“爭鮮回轉壽司”的餐廳,“當時看到不對勁就沒吃結賬的時候退了,后來發微博確認是藍環之后已經聯系了店家。”
而店家的回應是“聯系供應商后說小章魚的原料是飯蛸,有斑點是正常的”“供應商和門店內的章魚已經送檢”。“店家要求我刪除微博,在協商后我決定在報告出來之前暫時關閉評論區。”
截至目前,這條微博已有8000多轉發,其中知名科普博主@閃光鱵和@博物雜志也相繼轉發了這條并認證了這就是“藍環章魚”。
橙柿查詢發現,“爭鮮”是一家連鎖的日本料理店,在上海有二十多家分店,在杭州也有兩家。
不少網友表示,第一次看到熟了的藍環章魚。相關資料顯示,藍環章魚隸屬于章魚科,俗稱藍圈章魚、豹紋蛸、豹紋章魚,它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可以飼喂小魚、蟹、蝦及甲殼類動物,會用很強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獵物。在海洋中,藍環章魚屬于劇毒生物之一,被這種小章魚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大多數對人類的攻擊發生在藍環章魚從水中提起來或被踩到的時候。
其中,豹紋蛸所分泌的毒素含有河豚毒素、一種血清素、透明質酸酶、氨基對乙酚、組織胺、色氨酸、羥苯乙醇胺、牛磺酸、乙酰膽堿和多巴胺。
據@閃光鱵 科普,我們所說的“藍環章魚”,其實是豹紋蛸屬下四個物種的統稱:條紋豹紋蛸、新月豹紋蛸、斑點豹紋蛸和尼氏豹紋蛸,其中前三種在我國海域有分布。藍環章魚是著名的劇毒生物,它們體內含有河豚毒素,這種毒素無法在烹飪時被高溫滅活。
此前網友吃火鍋碰到的就是新月豹紋蛸
藍環章魚的河豚毒素來源于其體內的幾種共生細菌,分布于唾液腺、外套膜(也就是章魚肉)和墨汁中,其中又以唾液腺的毒性最高。藍環章魚的毒素是用來捕食或自衛的,它們一般通過叮咬來注毒,在1954年的澳大利亞曾有置人于死地的記錄。不過藍環章魚本身比較溫和,拿在手上也很少咬人。這幾年藍環章魚在國內寵物市場上比較火熱,很多商家都會把藍環章魚拿在手上拍視頻。雖然藍環章魚不愛咬人,國內的藍環章魚毒性也沒有澳洲的那么致命,但這種行為依然是不值得提倡的。
然而寵物市場上的藍環章魚在明處,只要注意得當是可以保證安全的,難辦的是那些混在人畜無害食用章魚里的藍環章魚。藍環章魚在我國熱帶、亞熱帶海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兩廣、海南、福建和臺灣,這樣一來在捕撈食用章魚的時候就難免偶爾混入藍環章魚,有的商家也認識藍環章魚,他們不賣,就單獨挑出來養,但有的商家不認識或者沒發現,藍環章魚就混過去了,都是章魚一旦扒了皮也就很難區分開來了。
網友捕撈到的“藍環章魚”新月豹紋蛸(左),和能吃的長蛸(右)
藍環章魚的特征是非常明顯的,它們有著獨一無二的一身藍色圈圈,靠這個就能把它和無毒的章魚區分開來。藍環章魚混入餐桌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就算混進來了,通常情況下幾只章魚里混著一個藍圈圈章魚總還是容易看出來的,畢竟藍環章魚這一身警戒色就是為了盡可能讓天敵一眼看出來它不能吃的。所以如果在章魚里發現了藍環章魚,把它挑出來就好了,千萬不要看著稀奇反而更想試試味道。
擴散周知!
見到它千萬別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