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濟南市長清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歸德項目區,收獲的喜悅寫在了種糧大戶張有國臉上。“承包了2700多畝地,今年小麥的畝產達到1209斤,玉米突破1300斤。”談及豐產豐收的秘訣,他提到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病蟲害防治、收割時的減損、智慧化設備的應用等因素。
長清區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王桂軍介紹,2011年以來,長清區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0萬畝,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田成方、林成網、灌溉節水化”的總體要求,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近年來,濟南市持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強化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2019年至2021年累計整合資金13億元,用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
“濟南市深入貫徹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科學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285萬畝,累計建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農田525.5萬畝。”濟南市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楊傳峰介紹,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農田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項目區糧食畝均增產100-200斤,高效節水工程可節水30%左右;通過開展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等綜合治理,加強農業科技配套與應用,加快良種良法等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的綜合集成及示范推廣,提高了機械化耕作綜合作業水平,促進了水土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王健)
關鍵詞: 高標準農田建設 山東省濟南市 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 科學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 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農田基礎設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