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資本市場“險資舉牌”開始回溫。太保壽險日前發布公告稱,太保資管以公司管理的兩款產品賬戶耗資約27億元認購上海臨港1.12億股,占后者非公開發行完成后股權比例的5.33%,觸發舉牌線。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險企舉牌上市公司的數量已達9起,根據險企披露的數據及二級市場行情數據保守估算,耗資合計超過150億元。
此前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已先后8次舉牌6家上市公司。例如今年平安人壽的兩次舉牌中,增持的均為地產股。舉牌對象分別為華夏控股和中國金茂。中國人壽則選擇以藍籌股為主,舉牌對象包括申萬宏源H股IPO、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等。
作為A股市場第二大機構投資者,險資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年內大型險企密集舉牌源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年內A股估值處于較低位置;二是監管鼓勵險資入市;三是險企舉牌出于業務協同考慮;四是在會計準則下,險企舉牌納入長期股權投資,可以采用權益法核算,持有期間的股息分紅計入投資收益,股票市值的波動會計入所有者權益影響凈資產,不影響當期的利潤表現。
在金融監管多次發文鼓勵險資作為長期資金入市背景下,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表示,險資加倉正在提速。某險企資管負責人表示,目前險企整體在進行加倉,但幅度、程度和標的存在差異,暫時還未達到較高的水平,預計明年開始會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