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子通訊設備的日新月異,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平臺、打著各種旗號進行非法薦股的活動也是屢見不鮮。
一位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不法分子自稱是券商投資顧問,實際上卻干著“非法薦股”的勾當。
“這些不法分子,有時會直接告訴你買入的股票和價格,甚至連買賣對手方都已經找好,就等投資者上當。”該負責人介紹稱,隨著微信的普及和通訊手段的日益豐富,非法薦股行為不斷攀升,既給普通投資者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也令券商苦不堪言。
個人信息泄露,是很多投資者成為非法薦股目標的源頭。該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券商除了要對客戶數據嚴格把控外,還要對投資者進行不間斷的提醒,切莫下載來歷不明的軟件,不要輕易加入所謂的薦股群。
家住北京的市民沈女士就是“非法薦股”的一位受害者。據沈女士介紹,某知名券商分析師于2016年9月,通過“內部渠道”發現她的賬戶資金量較多,便主動打來電話稱,有一只新三板股票,市盈率很低,利潤空間大,如果以當時的價格10元/股買入,可以在漲到60元/股至80元/股后賣出。該分析師還聲稱,有多位影視界明星與發行該股票的上市公司有直接利益關系。
隨后,該分析師通過微信和短信等方式,指揮沈女士與對應的股票賬戶進行互報成交確認委托。該分析師表示,交易對手方為上市公司,并非個人。意想不到的是,該股后來主動摘牌,導致沈女士損失慘重,該分析師卻通過委托交易從中套利,獲得了巨額利潤。
北京友恒律師事務所石玉成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證券公司的分析師或從業人員,在違規情況下,向客戶進行薦股,甚至引導交易或夸大宣傳,使客戶在買賣操作中出現損失,從業人員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客戶也可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進行追償。如果情節比較嚴重構成犯罪,需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立案偵查,將通過刑事程序進行追責和追償。
非法薦股的宣傳形式和實施手段日益多樣化,監管層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強化。2019年9月,中國證券業協會在發布最新一期《非法仿冒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等機構黑名單》(以下簡稱《黑名單》),將2012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間新發現的及尚未關閉或整改的非法網站、含有非法內容的網頁、博客和仿冒合法機構的網站鏈接予以公開曝光。
上述接受記者采訪的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監管層對非法薦股的打擊力度逐漸增大,精確度也日益提高,但由于非法薦股具有流動性強、隱蔽性高、法律適用性存在分歧(涉及跨國犯罪)等特點,打擊難度也在不斷加大,希望有關部門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同時加大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絕不姑息。
“在監管部門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個人投資者也需做到以下幾點。”該負責人表示,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股海博弈并不是賭博投機;其次,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能辨別基本的常識性金融知識的真偽;第三,要擁有獨立自主的風險意識,加強風險防范,對看似“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要提高警惕;最后,要從正規渠道下載證券交易軟件,謹防信息泄露,遇到類似薦股、炒股大神和冒充證券公司客戶之類的電話或微信,在自身無法辨別真偽的時候,及時與開戶所在證券公司聯系,通過官方電話進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