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一年后,金立手機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12月5日,金立集團的運營主體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被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約8065萬元。這是2019年11月18日至今金立第四次成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累計約為3.2億元。
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注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董事長劉立榮。金立手機也曾一度輝煌。據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金立的出貨量僅次于諾基亞和三星,排名行業第三,2011年,金立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2000萬部,成為中國最大的功能機制造商。
但2018年12月,金立確定將進行破產重整,《重組方案框架》文件顯示,重組后的金立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和運營公司,同時,深圳中院受理了金立通信破產一案。據悉,金立集團總負債超200億元。為何一年前凈利潤為7.6億元的金立集團會突然倒塌?
2018年2月,金立時任董事長劉立榮公開承認金立出現資金問題,從2013年開始,金立就出現連年虧損,最開始每個月虧損不低于1億元,到了2016、2017年,每月虧損不低于2億元,累計虧損80億元,2017年,金立手機的出貨量同比上一年減少了1000萬部,遠低于預期。
有關分析指出,金立手機的困境與其過度營銷存在巨大的關系。劉立榮曾經在采訪中提到,近年約100億元的營銷投入對金立的資金鏈造成很大影響,這也導致了金立近來資金鏈危機的出現。正如他所說,金立的營銷費用很高,兩年就花費了60多億元,電視、視頻網站、全國各大機場、分眾LCD、城市框架和戶外,金立的廣告無處不在。
在營銷上不惜砸下重金學習OPPO、vivo的金立,卻沒有獲得理想的結果。劉立榮曾表示:“金立這個樣子,只有做到全球年銷量1億部的規模,企業才會安全。”但根據研究機構GFK的數據,2017年金立手機在中國的銷量為1494萬部,排名第七,份額僅為3%。這與劉立榮在2017年初設定的在國內至少要賣3000萬部的目標相比縮水了一半。而2018年金立手機上半年的銷量已經僅為373萬部。
今年9月,已經陷入困境的金立手機決定東山再起。據報道,主要股東盧光輝組織全國多個省份的代理商舉辦圓桌會議,希望從頭再干,會議現場也立著“金品質,立天下”的slogan。隨后,金立手機官網恢復,并在9月25日推出了一款K3手機。11月9日,金立手機官方公眾號再次發文——“經典翻蓋手機,一種難以企及的高度”,宣布推出翻蓋款式新機型——金立A326。金立方面表示,對經典的敬畏與延續,是金立手機始終保持的初心。
但記者日前在京東商城上發現,上述兩個產品的評論都不足百條,產品表現與銷售都并不耀眼。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魅族、努比亞等手機品牌今年的出貨量都不多,但這些第一梯隊外的品牌都在堅持,等待5G的機會,金立或也是在為5G蓄勢,等明年5G換機潮真正來臨,通過運營商銷售可能還會有一定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