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8月4日到6日,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一行5人,跟隨北京市應急局深入門頭溝區,采訪山洪過后的災區救援與重建。記者沿108國道、109國道兩路進入門頭溝內,沿著潭柘寺鎮、妙峰山鎮、王平鎮、大臺街道、雁翅鎮、齋堂鎮向上攀爬,最終于清水鎮匯合。這一路上,記者們看到、聽到了很多真實感人的故事,并把它們帶了回來。
上篇:山洪來臨時
(資料圖)
暴雨當天
我們把村民“掏出來”
回憶起暴雨當天,下清水村村支書王進生用得最多的詞就是“掏出來”。
暴雨下起來后,村委會讓大家趕緊轉移,但是很多村民不理解、不配合,覺得這樣“多余”。眼看著一點一點上漲的水位。王進生急了,他和所有的包村干部開始下村,“掏”、“扛”、“拽”,別管什么方式,不管大家是否埋怨,都要把村民從家里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有幾戶村民把大門上了鎖,說什么也不開門?!澳窃趺崔k?”“翻墻,從墻頭翻進去也要把他們拽出來?!?/p>
暴雨一直在下,水位沒過腰間,村里的七百多名常住村民全部被陸續轉移。這下我明白王進生開始為什么說是“掏出來”了。
現在村口就是王進生的辦公地點,村委會的二層小樓已經被洪水沖得七扭八歪,但“下清水村”四個紅色的大字屹立不倒、清晰可見。
此時,挖掘機轟轟作響,他們開始修路了。
十八代都生活在這兒
從沒有聽母親提起過這樣大的洪水
這天,清晨日頭照樣升起,68歲的張女士從廢墟中掏出了之前被山洪沖到屋外的衣服和鞋子,在西石古巖村小河溝洗了起來。
回想起這兩天的經歷,她感慨萬千地說,她們家十八代都生活在這里,從來沒有聽母親提起過這樣大的洪水。在河溝的旁邊是村委會,已經被洪水沖出了一個大洞,后邊的房屋無一幸免。
張女士看起來神情很疲憊,行動也很緩慢,從眼中還能看出她對洪水的恐懼。我小心地問她,“您在山洪中受傷了嗎?”“我到現在這里邊還疼呢?!睆埮坑檬州p輕地摸了下自己的胸口說。
原來,那天她被突如其來的山洪狠狠地打到了墻上,然后又被甩到了屋里,所以她才沒有被洪水沖走。身體的疼痛也許慢慢會減少或者消失,但是心理上的……
她說:“能活下來就很好了?!闭f完,她又望了望周圍的一切,沒有再說話了。
昔日最美村莊,如今滿目瘡痍
葛淑香的手機響了,而她自己卻一時沒有緩過神來,因為這幾天整個村子都處在斷水斷電斷網的狀態。
葛淑香是王平鎮韭園村黨支部書記,剛剛她接到了一個工作電話。處理完后,我和她來到了家中。一打開門,被洪水沖出的大坑令人觸目驚心。整個院子都毀了,需要通過一個臨時的梯子才能進屋。
葛淑香告訴我,她家是這個村子最遠離河道的一家了,前邊幾家有的比這還嚴重。在葛淑香家不遠處,我看到了“詩雨麗舍”網紅民宿。曾幾何時,這里主打的是“院內尋詩意,舍中謐山林”,而現在武警戰士正準備對它進行消殺。一想到昔日的最美村莊,如今變得滿目瘡痍,葛淑香不禁潸然淚下。葛淑香說沒有人員傷亡就好,房子還會建好的。
失業的民工“流浪”在109國道上
洪水過后,與失去家園的村民一樣受到影響的,是失業的民工。齋堂鎮法城村目前道路未通,依靠直升飛機空投物資。一些村里的工人把行李橫七豎八地系在前胸和后背,翻山越嶺徒步走了出來。
我們在109國道邊遇到了法城村民工謝鳳岐一行人,他們圍坐在109國道邊啃面包,吃榨菜。他們來自石家莊,在門頭溝法城村景區修木棧道已經兩年了。法城是北京市重點文化旅游示范區,擁有云居寺、水長城等多個熱門景點,暑期游人如織。
如今景區已關閉,進入景區的109國道也斷了一半,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復工。謝鳳岐告訴我,他們想徒步走到市區再找車回家,餓了就吃干糧,困了就在路邊席地而睡。出發之前,法城村村委會給他們帶了足夠支撐徒步3天左右的干糧,這些干糧原本是解放軍空投給村民的。我們見到他們時,他們已經翻過3座山,走了一夜。
“鋪棧道的工資都結清楚了嗎?”我擔心他們沒有路費,謝鳳岐黢黑的臉爽朗一笑,“再說吧!我們都沒提,之后再找村里結吧,他們現在都太難了?!?/strong>
他們吃完把垃圾收拾好裝進了自己隨身的背包,在洪水過后滿地的碎石瓦礫中繼續結伴前行。
洪水退去,果園的“災”卻剛開始
雁翅鎮太子墓村是京西蘋果的生產基地,蘋果喜涼,雁翅鎮溝里溫差大,涼爽的永定河邊種滿了蘋果。這是當地村民的“搖錢樹”。七八月份,正是蘋果長勢喜人的時節。
31號山洪來臨,永定河兩岸的蘋果樹盡數被沖倒,山坡一些幸存的蘋果樹也耷拉了腦袋。37歲的安佳世世代代在雁翅鎮永定河邊種蘋果,我見到他時,洪水已經退去了,他還守著他山上殘存的幾畝果園,像醫生問診一樣,一棵樹一棵樹地去仔細查看,他低頭看看樹根,又輕輕地摸摸葉子。
“那天果園里的洪水有半人高,我這些蘋果在里面泡了整整20多個小時呀,人泡20多個小時也受不了呀,像這樣的估計已經死了。”他打開一些蘋果的遮光衣,心疼地把青色的蘋果捧在手里。
“這蘋果樹沒倒的也死了嗎?”“估計救不活?!卑布阎噶酥柑O果樹泛黃的樹尖,“像這樣的,都是從樹尖開始黃,慢慢在接下來一兩個月就整個都蔫了,救不活了,救不活了?!彼B連搖頭。
“洪水走了,我們的災卻才來?!币豢脴湟矝]剩下的51歲果農安興橋望著永定河發呆,“這地兒以后還能種蘋果嗎?”
我們采訪結束走出雁翅鎮的時候,一顆青色的蘋果從山路滾到我的腳邊,它已經有拳頭那么大了。
↑昔日果園已經變成河道的一部分
中篇:自救與他救
她借用衛星電話報平安
兩分鐘就只說了一個字
在我們采訪的路上,同行的北京市應急局的工作人員把衛星電話借給了一些失聯村的村民,讓他們給家人報平安。77歲的楊義花獨居在清水鎮,她兒子在市區上班,已經失去聯系一周了。她給兒子的電話一接通,就顫抖地一直重復地喊一個字“明”,現場的人瞬間全都哭了,連我的同事——一個做過很多救災報道、從業40年的老記者也哭了。兩分鐘的電話里,楊義花重復不停地喊一個字“明!”“明!”“明!聽得見嗎?”“明??!我是媽媽。”
明,是她兒子的名字。
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為什么這些斷路、斷電、斷水、斷網的“四斷”村最先恢復的都是通信,因為洪災后,他們最想聽到的是家人的一句——“我很平安”。
幾千年后
依然守護著中國人的長城
齋堂鎮是國道109門頭溝段的一個重要鄉鎮,這里駐扎了一支消防隊,這個消防隊不一般,這個隊的消防隊隊員常年在山區內進行實訓,春秋季節常常對一些爬野山迷路的“驢友”進行救援,可以說,這個隊里的消防隊員都是“山里通”。
齋堂鎮4個洪災比較重的村是沿河口村、向陽口村、火村和柏榆村,這些村發生了山體滑坡、洪水、崩塌等多類型的地質災害。沿河口村多災害齊發那晚的凌晨兩點,山體夾雜著淤泥傾瀉而下,洪水沒過房頂。90后消防隊員黃志川立刻帶四個隊員前往營救。
沿河口村位于明長城的山腳下,共有89個村民,平均年齡60歲左右,腿腳不便的老人占到了一半。黃志川小隊每個人身上背著一個老人,左手右手又各領著一個老人,把89個村民帶到了明長城上,他們一起把長城一個60平米左右的烽火臺改造成了臨時安置點,黃志川小隊又冒雨回到村里把鍋和糧食搬回了烽火臺,救援結束時,齋堂鎮大部分村落已經與外界失聯。89個村民和5個消防員所在的烽火臺,成為了暴雨中的“孤島”。在長城的烽火臺里,大家一起生火做飯、背靠背待了三天兩夜。
“我們幾個在屋頂看著山洪轟隆隆地通過,真的很害怕,但是我沒有表現出來,因為還有幾個比我小的隊員。在烽火臺上我們也沒有吃村民的食物,我們一天就吃了一盒泡面?!?黃志川看見我們來采訪,突然變成了可以傾吐不安的孩子,他一會給我看看他身上的濕疹,一會坐下來脫鞋給我看他滿是水泡的腳,終于卸下了堅強外殼的他流露出了孩子般的委屈和脆弱,“記者姐姐,還好有這段長城,我們一個村民都沒弄丟?!彼K于哭了出來。
“做得好,”我緊緊握住他的手,“你們做得真好!”
沿河口的村民有的已經下山回家,有的去了安置點?!拔覀冏孀孑呡吷钤谶@兒,看著太陽在長城上升起落下,原來,長城是在守護我們啊?!贝迕窀袊@。
暴雨過后,沿河口村很多房屋倒塌了,可山上的明長城卻依然挺拔。
“好漢”書記孟二梅,鐵肩與柔情
“只要我們有一口吃的,堅決不能讓他們餓著”這是落坡嶺社區黨支部書記孟二梅響當當的一句話。
孟二梅是K396次列車旅客們的恩人,是她和本村的鄉親們拿出自己村里的所有吃喝,讓這趟回不了北京的列車上的旅客得到救助。全國人民都知道這位落坡嶺社區的黨支部書記,知道她的“柔情”,知道她的愛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還是一位“鐵漢”。
8月3號這天,孟二梅僅僅用了四個小時就完成了180多位居民的轉移。這些居民中有截肢的、有癱瘓臥床的、還有需要長期吸氧的特殊群體,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在這么短時間內,將這么多群眾轉移到安全地點,沒有點“狠勁”是做不到的。遇到不配合的群眾,孟二梅說:“你敢不敢寫個字據:我以后有事再也不找二梅了?”
居民想了想,說:“我不寫,我搬。” 立刻回家收拾東西去了。
“我在這個社區干了23年,大家對我多少還是有些信任的”,說到這孟二梅笑了。然而等居民安置好了 ,孟二梅卻哭了。因為在安置好村民后的第二天,她去了趟大臺。當她看到了那里的災情那么嚴重,她說自己簡直崩潰了。“門頭溝全體人民經過十余年努力打造的‘綠水青山’全都沒了?!闭f到這,她又哭了。
平復了一下后,孟二梅說自己社區的居民都安置好了,現在她要去其他社區和村里幫助更多的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早日重建家園。
山村孩子的引路人
也是武警隊列的引路人
群山中,一隊急速行軍的武警隊列負重前行,在最前方帶路的卻是一位步履堅定的老人。他和三百名戰士一樣,身負40公斤重的物資,心里惦記著大臺街道最遠社區千軍臺的80戶人家和滯留在那里的工作人員。
他叫段長章,是大臺中心小學的校長,今年60歲。他在這里當了一輩子老師?,F在學校被改成了臨時安置點,他希望自己還能做點什么。除了把物資送到最急需的人手中,他也想看看山上的孩子們是否安好。
段校長帶著無數老師的牽掛,深一腳、淺一腳地在被洪水沖毀的土石路上走著,渴了也舍不得多喝一口送給孩子們的水。山路彎彎,段校長帶領隊伍奮力前行,路途泥濘,難擋赤誠。
在本該退休的年紀,段校長又重新負重前行,他說:“在大災面前,人民子弟兵奮不顧身地來管我們,我們還有什么不能做的呢?”經歷三小時的跋涉,段校長和武警戰士終于把方便面、火腿腸、雞蛋、水等物資送到了村民手中。此時的他雖然疲憊,但當看到孩子們都安然無恙,想到能多帶一份物資就能幫助更多的人,他覺得這一趟翻山之行值了!
山村孩子的引路人,如今也是武警隊列的引路人。
她回到廢墟中
想為丈夫烙一張“救命”的餅
山洪過后的第三天,王平鎮村民姜啟鳳和劉四喜從政府安置點回到了自己曾經的“家”——如今是一片難以辨認的廢墟。夫妻倆艱難地在廢墟里前行,身上背了半桶油和一小袋面,他們告訴我,現在最緊迫的是找個地方烙餅。
“烙餅?”我心里想自己沒聽錯吧,安置點提供一日三餐,這個時候怎么還要走這么遠的山路回來烙餅?
“剛剛我們想打車,手機支付沒有網絡,一會得回房子那兒找找銀行卡和身份證取點現金?!?姜啟鳳急匆匆地往前走,我在后面小跑跟著,幫她提著那半桶油。
王平鎮在8月31日就已經與外界失聯,鎮里很多村莊成為了斷水、斷電、斷路、斷網的“四斷”村,安置點的村民靠解放軍直升機空投的物資度日。
“空投的物資主要是面包等一些干糧,”?姜啟鳳告訴我,“他吃不了?!彼恼煞騽⑺南不加袊乐氐难谴x疾病,食用了兩天面包后血糖升高,開始出現了困乏、皮膚發癢和視力模糊等癥狀。
“我在廢墟里扒出來的”,她指了指我手里的半桶油,“我再去借個灶,給他烙張餅,穩一穩血糖,這餅救命?!?姜啟鳳眼圈紅了,跟在身后沉默的丈夫劉四喜閃過愧疚又感動的復雜神情。夫妻倆的目的地是曾經的老鄰居家,兩個人相互攙扶趕路的背影匆匆消失在廢墟中。
下篇:希望重建時
房子沒了,路斷了
87歲的他要再修一回
洪水已經過去了四天了,住在橋邊的87歲馬玉文依舊沒有撤離,他拄著拐杖,望著他親手和鄉親們修的橋,不禁老淚縱橫。
馬玉文就住在他修的橋邊,每晚聽著橋下的溪水潺潺才能安然入睡,房子是他的爺爺蓋下的,百年來一直安穩如故,但在他這一代人手上,房子沒了,這成了他人到晚年一個最大的遺憾。
馬玉文是王平鎮東馬各莊村的前村書記、村主任,也是一位老黨員。他的牙齒都脫落了,拄著一根拐杖走路搖搖晃晃。看見我們來采訪很激動,拉著我們去看他倒塌的房子,他說“你們看看我的房子,它跟了我一輩子了?!蔽覀兛戳撕蠖计磷×撕粑^的“房子”現在就是一堆磚頭瓦礫,最完整的碎片也就鍋蓋大。
我們以為老人家是心疼房子,都趕緊上前安慰。結果他掐著腰,中氣十足地說,“房子倒了,橋斷了又咋樣!我們不怕!你去問問,這橋當年是誰修的?這路是誰鋪的?”
馬玉文的兒女告訴我們,老人剛來這個村的時候,路和橋幾乎都沒有,村里都是土道,是這位87歲的前村主任帶著村民一點一點建起來的。
“大不了就再來一回!”老人模糊不清的語言里,這句話簡直震耳欲聾。
采訪結束離開的時候,我和同事感慨道:“馬爺爺真倒霉呀,人到晚年房子還過沒了?!?/p>
誰知道年長的同事智慧地一笑:“他有什么倒霉呀,他幸運著呢,你想想他都87歲了,還有什么比活到87歲更值得高興的呢?”
鄉村民宿老板:
山里不能就這么“死掉了”
門頭溝區王平鎮曾經是京西煤礦重鎮。1994年,門頭溝區煤礦陸續停產后,王平鎮帶頭棄“黑”轉“綠”,開始辦起了鄉村民宿。其中,王平鎮東馬各莊村由廢棄小學校舍改建而成的東馬山家民宿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民宿之一,我們在今年的7月1日還曾來到這個民宿進行拍攝。
我們再見到它時,民宿已經不再完整,一部分房屋坍塌損毀,客房里的積水漫到了床板,民宿大堂里的淤泥沒過腳踝,所有的桌椅家具都蓋上了一層煤礦黑渣。
暴雨后,山洪裹著石頭、泥土向王平鎮沖了下來,封死多年的礦洞和礦井也源源不斷地涌出黑水,鎮上一些老礦工的房子塌了,有的人沒能跑出來。8月2日,流離失所的王平鎮村民和100余位消防隊員入住了殘缺的民宿。民宿的門口放著燒干的柴和鐵鍋。
東馬山家老板王增濤是2021年從朝陽區來門頭溝區投資民宿的,對于洪災過后王平鎮民宿的出路,他這樣說:“我相信門頭溝區未來還要做旅游的,只是又附加了一層很悲情的東西,我倒沒想放棄,我還想重新建起來,一個月后我就想開張,山里不能就這么“死掉了”,我們還可以給回來重建家園的村民、工人和公益人士提供住處和餐飲,收費低一些?!?/p>
民宿詩雨麗舍的老板張義,是從海淀區來王平鎮投資的,他說:“我們要自救,109國道在修的同時,我們同步重建民宿,路通了民宿就開張,這里一定會重現山清水秀?!?/p>
王增濤也一直在強調爭取“時間”,重新開張要“快”,“我想快一點,再快一些,民宿重新開張了,不是為了掙錢,是想讓大家看到我們對門頭溝的未來是有信心的,現在王平鎮最需要的就是信心,”一個50歲的男人,他努力讓自己在這通采訪電話里的聲音積極一點,可轉瞬間又泣不成聲。
時隔近30年,這個煤礦小鎮如今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家”是小家,更是大家
藍色的救災帳篷,一排排整齊地排列在清水鎮政府的大院內。
陽光朗照,夏風輕拂。30多歲的青田超市售貨員項聰聰和她的女兒在帳篷中歇晌?!拔疑┳娱_的青田超市,因為建在109國道邊上,現在已經成了危房,我們從1號就住到這里來了”?項聰聰說。
在清水鎮,每個家庭受災的情況都有所不同,但近山與近河的家庭損失最大。清水河是永定河的一個支流,來自靈山,龍門澗的水流從鎮前流過,109國道也是沿著這條河流建設的,如今這段109國道公路因河水的泛濫不存在了,當地村民的“經濟命脈”被“洪水猛獸”吞噬。
31號的洪水讓109國道沿線的民宅、門店垮塌或完全損毀,失去住所的村民和小業主無處安身,清水鎮政府的大院成為了他們臨時的家。
住在院里的王國蘭,今年71歲,雙腿癱瘓兩年了。她和老伴還有57歲的保姆住一起,三人互相扶持照顧。她抹著眼淚說洪水發生的當晚是兒子給她背出來的,兒媳給他們送到這兒就走了??匆娝ㄑ蹨I,我以為老兩口受了委屈,我趕緊問:“怎么送到這兒就走了,他們不管你們了?”
“是,不管我們了!”王國蘭委屈地說,“兒子會開挖掘機,和幾個小伙子一起去給村里修路了,兒媳是鎮政府上班的,去轉移村民了,忙了幾天幾夜,一點沒看到這小兩口人影兒?!?/strong>保姆姚煥俠勸她:“這是好孩子?。 ?/p> 現在救助站能得到社會上穩定的捐助,村民們也從地里摘些蔬菜提供給這個站點,保證一天兩頓,其中一頓有菜或加肉。在救助站做飯的有很多是無家可歸的村民。48歲的緱賓絨就是在救助站做飯的志愿者之一,每個來打飯的村民都和她熱情地聊兩句,她在109國道邊開的小店“香河肉餅”只剩下了“一半”,殘存的房屋也裸露了地基,已經無法再住人了。 緱賓絨拿起盆里的玉米告訴我,“這是我們鎮今年的新品種,叫糯玉米,第一批剛下來,今年老百姓本來要指著它掙錢,現在各家都拿出來賑災了。” 問及她和她的“香河肉餅”的去處,緱賓絨苦笑著說:“我在這兒幫幾天忙,等村民們都回家后,我也就想先回陜西老家休息一段了。” “路通了還回來嗎?” “當然了,大家都喜歡我的肉餅,”她頓了頓,“大家吧,也都喜歡我。” 結語 在路上,一些特別著急的受災群眾看見門頭溝區里救災的干部,就攔下來焦急地詢問:“領導,你們什么時候來看看我們的房子?你們會來管我們嗎?” 門頭溝的干部中氣十足地大聲回答:“什么你們我們?是咱們!不就是洪災嗎?不怕!咱們一起扛過去!咱們一起重建家園!” 是的,從來不是“你們”和“我們”,而是“我們”與“洪災”。 我們一定會戰勝洪災。 來源:BRTV新聞 記者:楊效春、呂梓源、康露、王緒龍、張亞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