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互動中探索自然 這家熱門博物館有哪些特別的館藏?
上海科技館分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在今年暑期迎來了客流高峰,它也是上海的熱門科普場館之一,在那里有一些什么特別的體驗和館藏?
【資料圖】
和自然科學親密接觸
總臺記者 竇筠韻:上海自然博物館是很多游客來到上海必會打卡的地方之一,目前正值暑期的高峰,每天的客流量可以達到14000人,并且需要提前一周進行預約。
走進自然博物館最震撼的是一面細胞墻,它的外形結構如同人體的細胞,同時它又可以達到一個自然采光的效果,可以說是非常綠色環保。
整個自然博物館的外形結構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鸚鵡螺的造型。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核心展區——生命長河,在這樣的一個立體的空間里面,可以看到不同的生命在這里交融,他們有的已經滅絕,有的目前仍在現存,海陸空于一體,在這里展現了一幅生命的長卷。
這條長22.5米的長須鯨的骨骼標本是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與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藍鯨的骨骼標本是長度相似。
上海自然博物館藏品保護研究中心標本制作師 張湯銘:這件長須鯨是2017年在上海的近海被漁民發現的,現場發現的時候體量非常大,為了處理這件長須鯨的標本,我們十幾位同事用了三周的時間運用手工工具的方式進行解剖,解剖結束之后我們在制作室進行了為期兩年的清洗和脫脂的工作,最后我們用了一周在自然博物館的現場進行標本安裝。
游客:我是廈門過來的,聽朋友說上海自然博物館特別好,讓人很震撼,對孩子來說,他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互動中探索自然
觸摸標本激發興趣
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不僅可以看到令人震撼的館藏之作,孩子們在這里還可以與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進行互動,親手觸摸標本。
上海自然博物館展教中心網絡科普部副部長 余一鳴:截至現在,鳥類的數據我們已經收集到了1000多種,其實涵蓋上海絕大多數的鳥類了。從春、夏、秋、冬4個季節,鳥類的分布各不一樣。現在正在進行上海自然博物館的一個開放式的教育活動,叫做一起聊聊吧。館里面的工作人員會選取一些鳥類的標本,還有一些高清圖片,在展區里面對現場觀眾進行問答式的介紹。上海自然博物館也希望大家能夠走到戶外去收藏自然,探索自然。
總臺記者 竇筠韻:在自然博物館有一個特別的區域,就是探索中心,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的喜好以及研究方向在這里進行探索性的課程學習。
在這里可以看到一排不同的主題,比如說貓頭鷹的晚餐,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些課題,而在這里最難得的是,每個盒子就像一個百寶箱,里面的東西都是自然博物館的一些館藏,比如說有鸚鵡螺的化石標本,還有三葉蟲的標本,在這里孩子們可以親手觸摸這樣的標本,并且對它們進行各種探究和學習。
游客:我之前認為石頭它們都是差不多的,這次看到這個之后,我就想巖石它們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游客:我了解了很多關于鳥類的形態和結構,比上小學的時候知道得更多了一些,很開心,因為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孔雀羽毛。
上海科技館館長 倪閩景:這種(活動)給孩子的體驗,就會非常深刻,孩子們通過這樣的活動也會更加熱愛我們的自然,了解我們整個自然界的多樣性,來體會我們整個生命進化的歷程,確實和我們一般的課堂,在學校里是很不一樣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