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瑾
6月8日,閉館月余進行提檔升級的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重新開放。從徐州博物館調撥過來的80余件文物真品,在它們的出土原地,現身“講述”城下城的前塵往事。
戰國“彭城”陶缽360度展示
(資料圖片)
8日的黃昏,一道斜陽穿過通往城下城遺址博物館的西樓梯,映射在博物館大門對面的北墻上。穿過兩重紅色的大門,門廳中央的獨立展柜中,赫然陳列著目前徐州地區關于“彭城”的最早考古實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陶缽。
在陶缽外一圈圈明顯的輪制痕跡中,2000多年前工匠劃寫出的“彭城”二字拙樸蒼勁。這一珍貴手跡,作為城下城遺址博物館的館標,被設計成一枚紅底白字的印章,懸貼在展柜后的墻壁上,古人與今人、文物與生活在這里彼此照見。
“彭城”陶缽雖然不是第一次展出,但將之置于透明支架上,在緩慢旋轉的托臺上360度無死角亮相,還是第一次。
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兩漢時期,彭城是漢王朝的重要封國西漢楚國和東漢彭城國的都城所在,彭城廣場一帶是秦漢至明清時期古城徐州的中心。豐富的遺址考古成果告訴我們,“徐州的原點”,兩千年沒有移位。
這件陶缽為泥質灰陶,是日常生活用器,口徑23厘米、高8厘米,與現在家用盤子差不多大,但比盤子深,斂口、弧腹,下腹內收為小平底。陶缽出土時已碎裂,后經徐博文保科技部門修復完整。
“陶缽是2020年在距此不遠的文廟街區地下城遺址的灰坑中發現的。”提起發掘過程,徐州博物館考古部隊員王慶光難忘當時的驚喜,“灰坑距現地表約9米,包含有印紋硬陶片、夾砂灰陶片及大量燒土顆粒,屬戰國文化層。文物是文明的闡述者,希望全社會都重視考古,保護好我們的文化根脈。”
出土文物回歸原地“講”故事
唐代的瓷罐,明代的三足陶爐、綠釉小瓷杯,皇城大廈地下城遺址出土;明代的青花纏枝菊紋瓷碗、青花游魚紋瓷杯,蘇寧廣場地下城遺址出土;還有大量的青花瓷片,地鐵二號線物資市場站配套工程地塊遺址出土。
地處黃泛區的徐州,歷史上水災頻繁浸城,在彭城廣場之下,自上世紀初至今,人們在施工中經常“邂逅”前朝古城,其中最多的是明代天啟四年(1624年)被湮沒的器物。
“此次從徐州博物館調撥到城下城遺址博物館展示的80余件文物,都是歷年從市中心考古工地出土的。”徐州博物館館長李曉軍說,“讓文物回歸原地,現場‘講’故事,更有說服力和代入感。”
“上新”的文物中,大小不一的瓷碗、陶盆和筷子集中一柜,宛若尋常百姓家的廚房。一只深棕色的釉陶盆帶著前人摩挲出的包漿,泛著柔和溫暖的光。從徐州東站乘坐地鐵而來的陳先生在此端詳良久,感嘆這些歷經400年時光的明代文物“仿佛昨天還曾被使用過”。
在城下城遺址博物館門廳、序廳中展示的圖片、實物和視頻,以多形態、多媒體的形式,與遺址展示區的古井、房基、道路相呼應。
“新增的遺址文物展品,極大豐富了展館內容。”城下城遺址博物館負責人閆寒告訴記者,為進一步展示徐州文化脈絡,增強徐州文化影響力,6月中旬,城下城遺址博物館還將在南門入口處打造 “彭城”歷史特色文化街區,展示徐州非遺的活態傳承,展現大美徐州的古今風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