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市場有傳聞稱,監管針對私募基金備案情況提出多項要求,涉及債券投資、開放規則、管理費和業績報酬、過橋資金、多層嵌套、產品長期無外部投資者等。
據了解,目前坊間流傳這份傳聞中,對于投資范圍包括債券的產品,要求對單一債券的投資不超過基金總資產的25%,產品的開放頻率原則上不超過每月一次,對于存續產品債券投資比例過高,或已存在風險債的,需提供相應壓降計劃,后續產品審慎備案。此外,申贖方面,產品需明確申贖開放日,不得有“產品無固定申贖日,以管理人公告為準”的表述等。
針對上述債券私募備案的傳聞,某資深債券私募人士稱,這很有可能是鑒于去年11月份債券市場發生的風險,監管層會進一步壓實責任,對照要求嚴格執行,從而更好地管控風險。
據中基協公示信息顯示,截至4月10日,今年以來注銷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1700家,相比于去年同期的334家增長超四倍。值得注意的是,注銷私募主要分為“主動注銷”“依公告注銷”和“協會注銷”三類,其中“協會注銷”機構是指因紀律處分、異常經營及失聯等情形被協會注銷的機構。
在今年以來的私募注銷大潮中,“協會注銷”的機構是主力軍。今年以來,共計1527家私募被協會注銷,遠超去年全年的843家。從年度數據來看,今年以來被協會注銷的私募數量創出歷史新高。而且據公開信息數據,今年以來已有北京、廈門、深圳、成都、江蘇、西藏等地證監局對違規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具罰單。
星石投資認為,監管“扶優限劣”持續升級,對私募行業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在防控風險的同時,有助于督促私募管理人回歸主動管理本源,將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投研水平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