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恒力究竟把產品賣給了誰?又為何急于擴張產能?
(資料圖)
月桂二酸這一細分化工原料領域最近出了一樁蹊蹺事。
投研機構的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月桂二酸是長鏈二元酸的一類,特種尼龍上游聚合原料之一,行業極為細分,供求格局常年穩定,而其全球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以前一直被凱賽生物(688065.SH)占據。
然而,今年年初,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新日恒力(600165)(600165.SH)向行業霸主發起了沖擊,宣布其5萬噸月桂二酸產能通過驗收,并于二季度開始大量釋放產能。
在下游應用格局穩定的前提下,月桂二酸行業競爭格局在新日恒力進入后理應更加激化,但反常的是,一邊是新日恒力不斷提升銷售和產能,另一邊,凱賽生物在銷量、價格等競爭要素上,卻絲毫未受到影響。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這樣的悖論很難理解。“要么是全球市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疫情當下,這顯然不可能。要么,就必然有一方的數據存在問題。”該業內人士認為。
究竟誰在說謊?
10月28日,新日恒力公告披露,公司此前斥資5000萬對其年產5萬噸月桂二酸產能進行技術改造已經完成。按計劃,改造完成后的月桂二酸產能將達6.5萬噸。為落實該項計劃,公司甚至申請暫緩了一樁此前約定回購月桂二酸項目主體子公司10%股權所需支付的1.06億款項。
而根據新日恒力半年報披露情況,公司此前產能利用率未達上限。公司甚至自曝因產能波動較大而無法測算污染物排放指標。
而比起擴充產能,令人更難理解的是新日恒力銷售收入的快速釋放。相比多年來耗費大量資源自主開拓應用場景的凱賽生物,新日恒力僅在一個季度中就獲得了與凱賽生物水準接近的銷量。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凱賽生物總計7.5萬噸產能目前仍未滿負荷運轉,其中烏蘇產能自2019年建成后便從未實現產能飽和,這意味著月桂二酸的實際市場需求并未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新日恒力究竟把產品賣給了誰?又為何急于擴張產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一系列調查,試圖還原新日恒力今年業績突然暴增虛幻與現實背后的真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奇異的簽約會
公開資料顯示,新日恒力自2017年開始醞釀月桂二酸項目,直至2021年10月開始正式投產。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在正式投產前,新日恒力曾邀請一眾買方投資機構進行了一輪線下調研分享。
而在2021年10月27日下午的這場調研活動中,研究員們見證了非同尋常的一幕——公司安排了數個客戶與代理商共同與會,并進行現場簽約。
“為什么要在買方調研時安排簽約代理商?”一些機構人士在與會后的私下交流中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因該類聚合物產品一般都是廠商直接送樣的方式進行直銷,鮮有代理銷售模式。
彼時,新日恒力正在推動公司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的“五萬噸月桂二元酸項目”的項目驗收。
在簽約會次日,新日恒力公告,雖然此前項目流程下中科院對前述生產線的第二、第三階段驗收尚未完成,但其產品月桂二酸已經于2021年10月正式投產,產能為原計劃產能的二分之一。
前述公告還顯示,新日恒力已與國內外相關代理商簽訂每年約2.40萬噸的代理銷售協議,預計自2022年開始履行。
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獲得了一份當時某買方參與調研活動時記錄的音視頻及會議紀要,證明這場簽約會并非子虛烏有。
調研會議紀要內容顯示,新日恒力找來的兩家簽約銷售代理商,一方為浙江融優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另一方為上海琨晟新材料有限公司。
而除受邀投資機構外,其他見證簽約的還有德國化工巨頭贏創采購部人士夏某,以及山東某新材料公司采購部人士高某,兩人均以新日恒力潛在客戶的名義受邀出席。
簽約儀式結束后,一位與會的投資機構人士調查了前述代理商背景,發現注冊地為浙江的代理商成立于2021年10月21日——即調研活動前一周。
對于上海代理商方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實地走訪該公司注冊地址發現,該公司注冊地并無辦公場地,地址實際辦公方為上海嘉定區工業園區招商管理處。根據該處工作人員介紹,公司的地址屬于注冊掛靠企業,并不在注冊地辦公。
除此之外,簽約會中的部分受邀的潛在客戶嘉賓的身份背景亦被指出存在疑問。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當時與會的德國贏創所謂采購部人士夏某,實際與會時早已調離公司采購部門,不再統管采購事宜;而山東新材料公司高某的與會行為,后續被證明并非公司授意,高某也因未經公司同意參與新日恒力調研遭到內部批評。
包括前述兩家公司在內,該紀要還顯示,新日恒力已經向包括杜邦、瑞士EMS、協鑫等十幾家企業進行了產品送樣。但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紀要中新日恒力列舉的十幾家送樣客戶群體,與凱賽生物當前的客戶群體幾乎完全重合。
異常的銷售放量
產品同質,客戶趨同,需求穩定,在這樣的細分市場環境中,產能突然暴增,競爭格局勢必異常激烈。
然而,僅從新日恒力、凱賽生物兩公司的半年報來看,市場競爭沒有因此而掀起絲毫波瀾。
據新日恒力半年報,公司2022年上半年獲得營業收入4.75億元,凈利潤890.8萬元;其中長鏈二元酸產品今年二季度開始加速量產,獲得3.53億元銷售收入,其中又有3.52億元在國內銷售。
對比凱賽生物方面,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銷售的長鏈二元酸產品共計10.80億元,包括生物法尼龍在內合計收入近12億元。按地區分布,凱賽生物上半年在境內的銷售額達到6.859億元,進一步扣去大部分國內銷售的1.35億尼龍產品,僅長鏈二元酸上半年國內銷售金額或在6億元以下,單季度或不到3億,但也實現同比微增,產品價格與毛利保持穩定。
而據新日恒力披露,公司5萬噸月桂二酸生產線自2022年3月31日通過中科院驗收并開始放量。另據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二季度總收入達到3億元,環比幾乎翻倍,且絕大部分由月桂二酸產品放量驅動。
此前華安證券(600909)在研報中指出,凱賽生物長鏈二元酸產品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95%。但通過前述數據對比不難發現,新日恒力在剛通過驗收后的一個季度,長鏈二元酸收入水平便幾乎持平于凱賽生物。
據悉,凱賽生物長鏈二元酸產品主要在國內兩個生產基地生產,包括山東金鄉年產4萬噸產地,以及新疆烏蘇生產基地3.5萬噸。其中,烏蘇工廠2018年建成,并于2019年投產。由于全球需求相對穩定,凱賽烏蘇工廠落成三年仍未實現產能全利用,仍有約萬噸產能處于閑置狀態。
而新日恒力的業績爆發,意味著“供給”“需求”“價格”在競爭格局中的“不可能三角”,被新日恒力奇跡般地打破了。
銷售模式上,與簽訂代理銷售的新日恒力不同,凱賽生物所有產品均為直銷模式。
另據記者從凱賽生物處了解到,由于凱賽生物國內二元酸銷售早期并無應用場景,相關客戶的開發過程系凱賽與對方合作研發并最終創造新的使用場景,包括熱熔膠、香精等應用,皆為凱賽生物與其客戶通過磨合與技術溝通逐步實現。
那么新日恒力如此快速放量,到底是利用了市場的“后發優勢”,還是另有他故?突然增加的神秘客戶到底是何方神圣?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將繼續關注。
(作者:趙云帆 編輯: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