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看中國,中國制造看廣東。據廣東省統計局日前公布經濟運行數據顯示,1月-4月份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2萬億元,同比增長4.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制造業投資增勢強勁,增長29.2%,廣東的制造業再次展現了韌勁。這不僅是政企聯手渡難關、謀突圍的成績,更有今年國家針對制造業企業實施“減、免、退、緩”各種稅費措施的力量。近日,記者深入廣州、佛山、東莞等多家制造企業,看退稅減稅等組合式政策紅利,如何幫助“廣東制造”向暖回春。
讓制造業“多點時間”“緩口氣”
“稅費緩繳相當于一筆數目不小的‘無息貸款’,讓我們緩了一口氣,把錢先繼續投入到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和生產線優化中去,抓緊時間提升效能。”東莞市科純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純電子”)營運負責人賀斌說。
開發生產家用電器控制板的科純電子形容自身頭幾個月的發展猶如打了個“V”字,受原材料采購、貨運等成本上漲等影響,企業訂單減少、銷售收入下滑,既定的創新計劃遇到了較大的挑戰和資金周轉壓力,而此時,當地稅收服務專員在開展日常數據分析工作中,對企業的發票開具數據、進銷項數據、納稅申報情況等進行分析后,研判出企業發展可能“不順”,便迅速上門開展走訪,輔導企業辦理了稅費緩繳。
“穩”住了資金流,企業投入創新的這步“棋”也很快被驗證是對的,第一季度該公司的銷售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3.9%的突破。
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了解到,在推進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工作過程中,稅務部門努力克服緩繳退稅戶數多、規模大、時間緊等困難,發揮了稅收大數據的“靶向定位”作用。
讓制造業“多點活水”“扛挑戰”
制造業企業多為重資產企業,尤其是在初創期、擴建期,廠房建設、購買設備等很容易形成規模較大的留抵稅額。疫情之下,如何有效幫助企業盤活這部分“賬面資金”,幫助企業穩住生產、保住發展尤其重要。
位于東莞松山湖的廣東裕鼎模具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裕鼎”)幾個月前曾面臨著“沒有錢”的困境。“收支倒掛的情況對公司的存貨周轉、資金回籠造成了沖擊。”公司總經理唐清明回憶道,今年,該公司面臨雙重壓力,一邊是鋼鐵等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暴漲,而另一邊則是模具鋼市場需求下滑導致產品訂單不足、市場價格下降。
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落地,為企業送去了“及時雨”。“目前,我們已經收到了超過1000萬元的留抵退稅,這筆錢不僅讓我們及時結清了近800萬元的貨款,還有余錢恢復原材料采購、擴大訂單生產,4月份產值環比上月實現了35%的逆勢增長。”唐清明表示,留抵退稅助企的紅利釋放得又準、又快、又好。
讓制造業“多點動能”“敢創新”
5月底,廣東稅務部門完成了2021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結合其他稅收大數據分析和各市稅務部門的日常走訪企業發現,多家制造業企業的創新工作在政策的助力下有了“新步伐”。
在廣東佛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剛剛突破了一項“卡脖子”技術,研發出國內首臺“差速20噸AGV(無人搬運車)驅動單元”,在業內引發了不小轟動。公司副總裁陳洪波將這一突破成果歸功于企業在研發投入上的“大膽”,“我們把營業收入的16%拿出來投入研發,這不是一個草率的決定,我們也是考慮到國家對創新的支持。”
陳洪波所提到的“支持”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先進制造業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這項政策,“這個政策使得我們全年的加計扣除額增加到近3000萬元,企業的成本減輕了!我們還會把節約下來的資金用于引進科研人才,充實研發團隊力量。”(莫謹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