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先惠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先惠技術”)提交的申報稿已被受理,擬科創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1891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報發現,先惠技術的業績處于下滑的狀態,但其卻“自信”地預測業績環比將實現暴漲,且公司還存在給實控人讓利的情況。
業績將環比暴漲?
據了解,先惠技術的主營業務為各類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階段主要為國內外中高端汽車生產企業及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提供智能自動化生產線。
2016年-2018年和2019年1月-6月(下稱“報告期”),先惠技術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821.99萬元、29051.02萬元、32525.77萬元、9344.02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63.15萬元、797.14萬元、2811.66萬元、-317.49萬元。
乍一看,在上述時間段內,先惠技術的歸母凈利潤呈現出“忽高忽低”的波動,其中2017年,先惠技術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70.07%,但IPO日報發現,事實上先惠技術在2017年通過經營賺到的利潤卻是幾年中最高的。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先惠技術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561.51萬元、3246.85萬元、2075.64萬元、-316.52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因為先惠技術在2017年有一筆3114.75萬元的股份支付費用,所以才導致其2017年歸母凈利潤大幅下降。
從上述財務情況看,先惠技術的經營利潤從2017年后開始逐漸下滑,特別是2019年上半年,先惠技術不僅未賺到錢,還虧損了300多萬元。
除此之外,先惠技術披露了2019年1月-9月未經審計的財務信息,其實現營業收入9866.22萬元,歸母凈利潤為-2166.91萬元,先惠技術的盈利能力急劇惡化,其2019年第三季度虧損了逾1800萬元。
另外,先惠技術還預測了其2019年的財務數據,預計實現36789.7萬元的營收和6162.3萬元的扣非后凈利潤。
這也意味著,根據招股書,先惠技術的經營業績不存在季節性,但先惠技術將在2019年第四個季度實現2.7億元的收入,且在2019年下半年將實現近6500萬元的扣非后凈利潤,扭虧為盈。
那么,先惠技術依據什么作出上述預測,預計的2019年業績是否實現了?
“讓利”實控人
記者在上文提到,先惠技術在2017年有一筆3114.75萬元的股份支付費用,實際上,這些費用是先惠技術為其實控人支付。
據了解,先惠技術成立于2007年,由王永久、潘延慶、施銘恩、趙繼英出資設立。
經過多年發展,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潘延慶、王穎琳共同控制先惠技術75.1%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及實控人。
2017年,先惠技術先后進行了3次增資。
2017年4月,先惠技術新增注冊資本920.8436萬元,由潘延慶和王穎琳以2495.4862萬元共同認購,折合每注冊資本需2.71元。
2017年6月,先惠技術新增注冊資本547.1595萬元,由君盛峰石以11000萬元認購,折合每注冊資本需20.1元。
2017年9月,先惠技術新增注冊資本69.6386萬元,由新余加博、嘉興高鯤、姜金明和張榮忠以1400萬元共同認購,折合每注冊資本需20.1元。
其中,君盛峰石、新余加博、嘉興高鯤、姜金明和張榮忠均不是先惠技術的員工持股平臺或員工,且均先后與先惠技術簽訂了對賭協議。
因此記者推論,先惠技術2017年的3000多萬元股份支付費用很可能是為其實控人支付。
對此,先惠技術也表示,2017年5月,公司因向實控人潘延慶、王穎琳發行的新股,計入了3114.75萬元的股份支付。
換言之,2017年,先惠技術歸母凈利潤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讓利”給了公司實控人。
除了上述情況,先惠技術還存在突擊入股的股東。
2019年5月25日,新余加博將其持有先惠技術0.53%的股權轉讓給潘玉軍。
2019年6月18日,潘延慶將其持有先惠技術0.37%的股權和0.37%的股權分別作價500萬元轉讓給昆仲元昕、昆仲元熠。同日,王穎琳將其持有先惠技術0.74%的股權轉讓給昆仲元昕。
需要指出的是,潘玉軍、昆仲元昕、昆仲元熠此前均未出現在先惠技術的股東名單中,因此上述3者是突擊入股先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