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基金新生態
一句“誰煮沉浮”,倒是可以把公募基金年終排名之爭的江湖氣,給詮釋一番。
成名成腕、千萬年薪,職業生涯也一路通達,一旦捕獲好名次可是名利雙收的事情!
但,明星基金經理,無論對于基金公司還是投資人都是一把雙刃劍。于前者,依托明星基金經理名氣發出的爆款基金,未免會帶上過重的信用包袱;于后者,追星,真的能賺錢嗎?
單日募集超過500億元,爆款基金再度刷新紀錄。
1月8日,交銀施羅德內核驅動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募集首日,其募集規模就已超過500億元。由于基金募集說明書限額60億份,當日晚間,該基金即宣布提前結束募集并啟動“末日比例確認”。
事實上,從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這一段時間,疊加公募基金賺錢效應的刺激,新基金發行也格外火熱。
去年年末廣發科技創新基金首日募集規模超過300億元,配售比例低至3.3%;興全社會價值也在募集首日認購規模超過100億元,最終配售比例29.1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數據發現,自2010年至2019年成立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共有130只基金的發行規模超過了50億元。
縱觀這十年來爆款基金的歷史變遷,爆款基金成立的時間密集集中在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這幾個年份。
每年上榜的基金公司也并不相同,有失意者在競爭中再難出頭,也有后來居上者搶占高點。
據Wind數據梳理,過去十年共有兩次大規模的爆款基金發行熱潮。其中一次是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另一次則集中在2018年至2019年。
對應的A股走勢則是,2015年全年上證綜指收漲9.41%,其中上半年漲幅達到32.23%;2016年、2018年則為下跌走勢,全年跌幅分別為12.31%和24.59%;2019年則是大幅回暖的一年,全年漲幅為22.3%。
具體來看,2015年發行規模超過50億份的基金在該年度全年均有成立,其中上半年成立密集,有59只,下半年則有15只。
這個期間內,發行規模最高的基金是華夏新經濟,規模為400.11億元,其次則是易方達新絲路和匯添富醫療服務,發行規模分別為286.63億元和261.95億元。
“2015年上半年市場行情情況一片火熱,新發基金在渠道等各方面助力下也十分火爆。”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整體數據來看,2015年度認購起始日當日即結束募集的基金共有77只,占比約為11%,其中發行規模在50億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就包括華夏新經濟、匯添富醫療服務、華安新回報等。
回看當年的年度評價,不少機構將該年度稱為公募基金行業大發展的一年,其中新發基金的募集盛況,尤其被重點記錄。
到了2016年,雖然市場調整已在進行,不過行業的基金發行熱度仍有持續。據Wind數據統計,2016年全年還有13只規模在50億元以上的新基金成立,時間基本全部在上半年。
對比明顯的則是,2017年的爆款基金熱潮戛然而止。數據顯示,該年度成立的基金中僅有4只基金發行規模超過50億元。
對于2018年至2019年的爆款基金發行潮來說,在推動權益基金發展的趨勢之下,市場走勢也逐步回暖,基金發行也開始出現新的變化。
數據顯示,2018年共有16只發行規模超過50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2019年共有12只。不過這段時間亦有不少基金限制募集規模,采取比例配售,因此實際認購情形或更為火爆。
譬如前述提及的興全社會價值,該基金募集規模上限為30億元,但最終首日認購規模超過100億元;廣發科技創新基金同樣如此,募集規模上限為10億元,但首日認購規模超過300億元。
具體來看,2018年至2019年這段時間內,發行規模最高的幾只基金則是2018年問世的幾只戰略配售基金,這一類創新產品甫一面世就備受關注。
招商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嘉實基金、華夏基金旗下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的發行規模都超過了100億元,其中招商3年戰略配售的發行規模最高,為247.08億元。
實際上,隨著爆款基金發行潮更迭的同樣還有基金公司的沉浮變遷。
就如2015年至2016年的爆款基金潮與2018年至2019年的爆款基金潮對比,可以發現,2015年至2016年這段期間不少上榜爆款基金榜單的基金公司,到了2018年至2019年已經沒有了位置。譬如中銀基金、長盛基金、銀河基金、華商基金、中郵基金等。
2018年至2019年的爆款基金榜單上,南方基金、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旗下的發行規模超過50億的基金的數量最多。對應的,三家公司在2018年的非貨幣規模均排在行業前十位。
“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頭部機構愈發占據優勢,當前行業資源向頭部機構集中,中小基金公司競爭壓力加劇。”某知名第三方機構分析師表示。
而另一方面,還有基金公司依靠業績實力成為吸金大戶。譬如多次貢獻爆款的興全基金,目前已經成為業內品牌效應“高光時刻”的代表。
同樣是2019年,在興全社會價值首日募集超過100億之前,興全合泰首日募集超過500億元。2018年,興全合宜也在發行首日募集規模超過了300億元。
“這幾年興全基金在市場上口碑較好,對業績表現有比較好的預期,所以新發基金很容易造成搶籌的情況。另外渠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力推的情況下促成爆款也不稀奇。”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渠道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種種表現來看,爆款基金的出現同樣還需強力渠道的輔助。而從過去十年爆款基金的托管行變動來看,銀行位次也出現了更替。
從2018年至2019年的數據來看,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占比最多;而在2015年至2016年,占比最多的則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
事實上,從基金公司方面反饋的情況來說,與一些銷售能力優秀的銀行之間的銷售合作并不容易。
“某家銀行銷售能力非常強,很多基金公司老板都去排隊見銀行領導,求合作。”北京某公募基金市場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