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差異化監管“路線圖”在近期多個重磅文件發布后逐漸明朗。目前金融監管部門已進一步厘清各類銀行的定位及功能,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在前期政策的大框架下,相關部門將繼續精準施策,研究出臺不同類別銀行的監管政策。當前系統重要性銀行分類工作正在進行中,屆時被劃歸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機構將會有附加監管要求。據了解,為了營造更好的環境助力中小銀行發展、增加有效金融供給,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和差異化監管規則也有望進一步完善。
銀保監會日前發布的《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金融結構更加優化,形成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保險機構體系。針對各類銀行定位,銀保監會給出了差異化的發展路線。
具體來看,開發性、政策性銀行要明確細化業務邊界。大型商業銀行要在“做強”上下功夫,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水平。股份制商業銀行要堅持差異化市場定位,實現特色化經營。城市商業銀行要建立審慎經營文化,合理確定經營半徑,服務地方經濟、小微企業和城鄉居民。農村中小銀行要堅持支農支小市場定位,增強縣域服務功能。
明確差異化發展的同時,針對不同類別銀行的差異化監管也漸行漸近。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預計,根據此前央行會同銀保監會發布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被認定為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不僅將面臨更高的資本和監管合規要求,其對規模、業務復雜度的偏好也會受到影響。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這一辦法標志著銀行進入差異化監管時代,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機構盲目擴張規模的沖動將會受到抑制,銀行經營將更加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
央行2020年工作會提到,要深化中小銀行和農信社改革。銀保監會近日發布的相關通知也提出,村鎮銀行必須始終堅持扎根縣域,專注信貸主業,有效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適配性和能力,建立完善符合自身特點的治理機制,扎實做好風險防控與處置。據悉,銀保監會正推動建立完善相關監測考核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