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勁仔”小魚干年入8億的華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文食品”),近期也準備向資本市場發起沖刺。
近日,華文食品更新了招股書,擬募資1.61億元用來改造風味小魚生產線及營銷中心項目建設。這是華文食品繼今年6月首次披露招股書后的再次更新。
雖然華文食品也在招股書中坦言產品結構單一,公司的業績對風味小魚高度依賴,但實際上,華文食品對新品研發依舊并不重視,公司長期處于重營銷輕研發的模式之下。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9上半年,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是5611.13萬元、9580.38萬元、1.08億元和5690.06萬元,分別是同期研發費用的24倍、31倍、27倍和21倍。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廣告營銷的成功并非公司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持續的產品創新是休閑食品企業得以保持增長的原力所在。
此外,在風味小魚高度依賴的經銷模式下,近半數的經銷商為個體戶經銷商,而個體戶經銷商往往意味著財務數據不規范、管理困難等問題。
長江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向華文食品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八成營收來自風味小魚
近年來,伴隨著消費升級發展,休閑食品的發展進入市場發展的快車道。各大休閑零食企業開始密集登陸資本市場,憑借銷售“勁仔”小魚干就能年收8億的華文食品也在不久前更新了招股書。
12月13日,“勁仔”小魚干的主體公司華文食品更新招股書,擬募資1.61億元用來建設風味小魚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和品牌推廣及營銷中心項目。這是華文食品繼今年6月首次披露招股書后的再次更新。
不過,此次華文食品IPO似乎并不被業內人士看好。
從財務表現上看,華文食品增長平穩,似乎并不缺錢。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上半年,華文食品的營收分別是3.97億元、7.67億元、8.05億元和4.40億元,凈利潤分別是2585.99萬元、7566.19萬元、1.15億元和6082.24萬元,三年時間增長4倍。
不過實際上,2017年到2019上半年,公司產品的營收增速分別是93.11%、4.70%和1.09%,放緩跡象較為明顯。
而華文食品的這種業績表現,或與其單一的產品結構相關。
公開資料顯示,華文食品主要從事風味小魚和風味豆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4年,將零食品牌“博味園”出售后,公司目前僅剩下“勁仔”一個品牌的系列產品。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在勁仔官方旗艦店中,勁仔系列產品除了風味小魚、風味豆干外,還新增了勁仔魔芋、勁仔手撕牛肉干等,不過,過往數據顯示,風味小魚為公司營收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
招股書顯示,風味小魚在報告期內的營收分別是2.41億元、6.50億元、6.99億元和3.47億元,占當年營收的比重分別是60.96%、85.18%、87.53%和79.61%。2018年,公司風味小魚的占比已經接近九成。而公司的豆干產品占比自2017年下滑到14%之后,一直穩定在10%左右;其他產品多年占比不足1%,只有今年上半年,在推出新品后,增長至8.46%,占比仍不高。
長期重營銷輕研發
在業績高度依賴單一產品的情況下,華文食品似乎并不想跳出舒適區,對于新品研發投入十分吝嗇,重營銷輕研發的表現十分明顯。
事實上,自2013年簽約汪涵代言打開市場嘗到甜頭后,華文食品便一直對廣告代言十分重視。今年5月份,因汪涵合同到期加上公司年輕化戰略,勁仔代言人由汪涵變為演員鄧倫,使公司形成了800多萬元的待攤費用。
此外,華文食品在招股書中表示,本次募資中,預計投入品牌費用5100萬元,其中,1500萬元用來綜藝節目贊助,1000萬元用來明星代言,剩下的1600萬元和1000萬元用來新媒體宣傳與地面推廣,而營銷中心建設和營銷信息化管理系統共投入1047.16萬元。由此可見,華文集團對廣告代言的重視程度。
有業內人士表示,廣告營銷的成功并非公司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持續的產品創新是休閑食品企業得以保持增長的原力所在。
2016年至2019上半年,公司研發支出分別是268.17萬元、395.74萬元、306.39萬元和233.69萬元,在同期營收中占比0.61%、0.49%、0.40%和0.59%。
而同期銷售費用分別5611.13萬元、9580.38萬元、1.08億元和5690.06萬元,3年半合計3.17億,在營收中占比為14.14%、12.50%、13.45%和12.92%,是同期研發費用的24倍、31倍、27倍和21倍,3年半合計超同期研發費20余倍。
個體戶經銷商占五成
除產品結構單一和重視營銷外,華文食品對經銷模式的依賴以及個體戶經銷商占比較高,也是華文食品本次IPO不被業內人士看好的原因之一。經長江商報記者統計,在公司銷售收入前十的21家經銷商中,13家是個體戶經銷商。
招股書顯示,華文食品的主要銷售模式是經銷模式。2016-2019年上半年,公司在經銷渠道的銷售收入占當年營收的比重分別是93.93%、97.39%、96.45%和96.43%。而在眾多經銷商中,個體戶經銷商幾乎占了一半的比例。
數據顯示,2016年-2019上半年,華文食品的經銷商數量為1372家、1328家、1335家和1254家,持續減少。其中,個體工商戶的經銷商數量分別是670家、672家、663家和659家,在同期經銷商數量分別占48.69%、48.84%、47.77%和49.66%。
而個體工商戶的經銷商往往意味著難以管理和財務數據不規范等問題。此外,連續多次衛冕公司經銷商冠軍的經銷商佛山市南海區大瀝統溢食品商行,同樣也是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為林新宙,2016年與華文食品簽約。2017年-2019上半年,佛山市南海區大瀝統溢食品商行的銷售收入分別是2024.01萬元、2230.69萬元和1295.65萬元,在總營收中占比分別是2.64%、2.77%和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