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出席2019中國私募基金行業峰會時表示,“偽私募”風險逐漸顯現。各類“偽私募”花樣翻新,有的變相開展借貸業務,名基實債;有的通過多只產品關聯操作,變相自融或利益輸送。更有甚者,打著私募基金旗號,行非法集資和詐騙之實。
他指出,證監會下一步在提升私募基金監管效能方面,將重點做好六方面監管工作:健全私募基金法律法規體系,積極推動《私募條例》出臺,細化規范性要求;落實合格投資者制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保護;加強監管執法,嚴厲查處私募基金違法違規行為,打擊非法集資等犯罪活動;指導和監督基金業協會工作,優化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和產品備案,提高透明度;引導發揮托管機構、審計機構等中介機構作用,完善監督機制;真正落實扶優限劣,支持信用良好的機構規范發展。
閻慶民指出,資本形成能力是資本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內容。自2014年納入統一監管以來,私募基金行業規??焖僭鲩L,質量不斷提高,為創新資本形成提供了蓬勃動力。
從行業規??矗蓹嗤顿Y的力量在顯著增強。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規模從2015年底的1.9萬億元增加到2018年底的8.7萬億元,在行業整體規模中占比由46.7%提升到68.6%。
從資金來源結構看,長期資金穩步增長。私募基金來自養老金、政府部門資金雖然絕對數量不大,但2018年以來持續快速增長。2019年前三季度,養老金、政府部門資金季度平均規模同比增長47.9%和31.8%,來自銀行的資金季度平均規模同比下降17.0%。長期屬性資金占比增長,短期理財型資金占比下降,資金來源結構發生變化。
從投向看,2019年前三季度,私募證券基金持有股票、債券資產規模顯著上升,季度平均規模同比增長34.3%;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向股權類資產季度平均規模同比增長19.0%,股權資產占基金凈資產的比例超過50%,債權、收益權資產占比有所下降。整體而言,權益類基金占比上升,私募基金主業特征更加凸顯。
????從公司治理看,管理人運營穩定性有所提升。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70%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近三年未發生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及法定代表人變更,65%的注冊基金經理已填報可追溯的投資記錄;2018年底前登記的私募管理人中91%提交了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從支持創新資本形成看,私募基金作用逐步顯現。2019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投向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本金新增4429億元,相當于同期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的2.4%。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私募基金在投中小企業6.0萬家,在投本金2.0萬億元;在投高新技術企業3.1萬家,在投本金1.3萬億元。互聯網服務等計算機運用、機械制造等資本品、計算機及電子設備、原材料、半導體、醫藥生物、醫療器械與服務等產業升級及新經濟代表領域成為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基金布局重點,在投項目5.5萬個,在投本金2.7萬億元。截至12月10日,63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私募基金參與投資的54家,投資本金合計268億元。
閻慶民同時指出,在看到取得階段性成就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為兩極分化嚴重,公司治理整體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量小”“質低”“投短”“募難”問題,以中小型機構表現尤為突出。此外,“偽私募”風險也逐步顯現。
“量小”主要表現為基金管理人平均管理規模小。2018年末,我國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股權創投基金管理人平均管理規模分別為2.4億元、5.9億元;同類型美國基金管理人平均管理規模分別是我們的128倍和28倍。前10%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合計管理超過80%的基金資產,有37%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規模在1000萬元以下。
“質低”主要表現為內控質量低、規范化水平低。少數管理人一定程度存在合規意識淡薄、內部治理不健全、專業化水平不高、盈利能力不強等現象,行業整體質量有待提升。近三年來,證監會以問題導向、風險導向,結合隨機抽查原則,對1200余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進行了現場檢查,其中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和被處罰的管理人占比36%。
“投短”主要表現為平均投資期限短。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股權創投基金已退出項目中,投資期限在4年以下的項目數量占比74.6%,退出本金占比81.5%,7年以上項目占比很少。
“募難”主要表現為基金募集難度提高。從2019年來看,雖然私募證券基金產品備案數量“一少增”,但證券與股權創投基金產品的備案規模卻出現明顯的“雙下降”。2019年1月份至11月份,私募證券基金產品備案數量同比增加14%,但備案規模同比減少36%;股權創投基金產品備案數量同比減少44%,備案規模同比減少41%,大部分私募基金面臨募資壓力。
閻慶民認為,這些問題有的與機構內部治理水平和專業能力有關,有的與外部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有關,必須找準問題根源,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原則,把握行業發展規律,結合行業實際,穩妥有序做好對私募領域的風險化解工作。
他指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私募基金在服務實體經濟、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開始形成共識;加強私募基金監管、強化風險防控開始形成共識;構建私募基金綜合監管體系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開始形成共識。
“三個共識”從共識到落實、落地、見效,需要各方遵循行業發展規律,持續做到“三個努力”,推動私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努力提升行業機構治理水平,提升專業能力。行業機構要緊緊圍繞質量、效率、動力變革,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提升專業能力,應對國內國際雙重挑戰。
二是努力提升私募基金依法監管效能。中國證監會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六方面監管工作。
三是努力推進私募基金行業生態建設。要推動全社會更加理性客觀認識私募基金的本質、作用與風險,塑造良好的外部生態,增強發展環境包容性。推動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增強養老金積累能力;推動養老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投資私募基金,推動私募基金管理人主動開發與養老金投資管理相適應的產品和策略,優化資金來源結構。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鼓勵私募基金融入資本市場定價、交易機制,推動創業投資、并購投資專業化發展;推動完善養老金和基金行業稅制,激勵養老金積累和長期投資行為,約束短期投機,優化投資行為。優化創投反向掛鉤政策,加大扶持政策力度,暢通退出通道。加強“賣者盡責、買者自負”文化建設,多渠道多層次開展私募基金投資者教育,強化風險警示,倡導理性投資,培育成熟理性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