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伴隨A股市場回暖,私募基金積極提升倉位,跟上反彈節奏。主流私募認為,宏觀面和資金面都有利于提振市場情緒,當前市場沒有大的系統性風險,估值基本合理,資金面也出現了積極信號,反彈有望進一步延續。
反映在倉位上,多數百億級私募選擇加倉跨年。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在經歷了前期的震蕩走低后,百億級私募倉位指數開始回升,五成百億級私募倉位在八成以上。截至12月6日,百億級私募最新倉位指數為79.85%,創9月以來新高。
從倉位分布來看,高倉位私募居多,有95.72%的百億級私募倉位在五成以上,其中八成倉位以上的超過一半,為52.86%,而半倉以下的不足5%。
值得注意的是,百億級私募倉位此前已連續3周下降。業內人士認為,之前的倉位下降,一方面是因為私募完成盈利目標之后選擇落袋為安,另一方面是部分私募選擇高位賣出,以便逢低布局2020年行情。近期的加倉跡象很好驗證了私募看好年末A股行情,并開始為明年布局。
談及后續看好的行業與板塊,經歷過一波上漲的大消費和科技,依舊是部分私募的“心頭好”。
Wind數據顯示,12月以來,包括拾貝投資、高毅資產、敦和資產、淡水泉在內的百億級私募調研次數較多,深天馬A、廣電計量、平治信息、華宇軟件等信息技術類科技企業備受關注。
源樂晟表示,明年會沿著兩條主線去把握機會:一是以消費、醫藥和科技為代表的長期增長空間大、商業模式穩定、近期景氣度上升以及邊際資本回報高的持續成長性行業;二是一些周期性行業中的龍頭公司。
星石投資表示,明年整個投資組合傾向于布局一些彈性比較高的股票,看好以科技、消費為主的成長股,行業上看好醫療生物、5G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等。
名禹資產研究總監張曉華表示,科技為主、消費為輔是明年的布局方向,科技行業的發展更多取決于技術創新和新產品周期,與經濟景氣周期相關性不大,可以關注科技領域業績持續超預期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
站上3000點A股迎來入市良機?有私募喊出“滿倉買”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一真 時隔兩個月,A股強勢上攻,重新站上3000點,創業板指突破1800點創出一年半新高。2019年12月17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了1.27%、1.45%和1.2%。A股風向標券商ETF連漲三日,累積漲幅近10%。A股高歌猛進的跡象始于本周,而此前外資機構百億加倉也為這一輪行情滿下伏筆。
盤面上看,券商股行情爆發,南京證券強勢三連板,華安證券漲停,國盛金控、西南證券、中原證券一度漲停;銀行、保險午后力挺大盤,蘇州銀行、紫金銀行漲停,郵儲銀行、中國人保觸及漲停。燃料電池、豬肉、5G等板塊走強。多家私募認為A股進入布局良機,春季行情提前啟動,機構紛紛唱多A股。
入市良機
“買買買”是私募上善若水侯安揚給出的策略,他認為現在正是滿倉入市的良機。
其表示,“我并不主張短期擇時,因為短期真的不太靠譜。但確實偶爾會有特別確定的點,最近顯然是這樣,因為過去兩年市場情緒嚴重被貿易摩擦的事壓制,但最近解決了,而且信貸又在放出來,經濟又有企穩往上的跡象,所以綜合而言,最近投資時點特別特別好。”
17日,A股情緒高漲。兩市成交逾7500億元,量能再度刷新三個月以來最高。兩融余額持續走高。12月16日,滬深兩融余額9907.51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2.11%,其中融資余額9771.39億元,融券余額136.12億元。資金持續涌入券商ETF,機構對行情較為樂觀。華寶中證全指證券ETF的份額則從33.83億份增加到60.10億份,增幅超過70%。
華舟資產總經理劉艷楠表示,今天同樣加倉了,目前倉位六成,“春季行情提前到來,短期無憂。”
從消息面上看,A股迎來諸多利好。中美就貿易磋商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提升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會議給“穩增長”下了定心丸;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生豬生產正在逐步恢復,預計全年CPI漲幅在3%左右的預期范圍內。
Wind數據顯示,12月17日,北向資金今日凈流入88.06億元,連續24日凈流入,累計凈流入911億元,雖然距離2017年1月初創下的連續32日凈流入紀錄還有8個交易日,但累計凈流入額已遠超當時的368.22億元。格力電器、貴州茅臺、美的集團分別獲凈買入4.32億元、4.07億元、3.36億元。萬科A、京東方A、中信證券分別遭凈賣出3.05億元、0.88億元、0.31億元。北上資金今年合計凈流入超過3000億元。
中國市場對外資仍在持續保持吸引力。安本標準投資管理中國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鴻耀表示,A股和S&P 500的關聯度只有0.38,對H股來講只有0.7,整個A股市場跟外國市場的關聯度很低,這對國際投資者來講是很大的優勢和亮點。
展望2020
躁動行情行情將持續多久?中國經濟周期對于明年的資產配置的啟示是什么?在今年指數低點反彈之后,市場向上的空間還有多大?
如果按照短周期來看,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王漢鋒表示,并沒有那么悲觀。現在有很多跡象表明處于一個周期見底、逐步回升的態勢。
做出這樣的預判,背后的邏輯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以來,除了中國之外,全球央行都在進行新一輪的貨幣寬松,貨幣寬松的效果有可能會在未來逐漸體現。中美之間達成第一階段的協議,影響也會比較顯著。過去兩年這些被推遲的需求可能會因為這個暫停,有一部分釋放出來。基于這樣一種考量,王漢鋒對2020年上半年股市的表現還是比較積極。
而交銀國際研究主管洪灝則相對謹慎。洪灝認為,將2018年-2020年定義為史無前例的中國超級豬周期,通脹很可能超預期。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整個市場在2019年已經修復了30%,有些指數已經修復了40%,消費板塊已經翻了一倍,盡管香港并沒有出現系統性的行情,但如果在香港市場買了消費板塊和醫療保健板塊,那么今年的業績就會翻一倍,李寧翻了一倍多,安踏翻了一倍多,海底撈和給海底撈做調料的公司翻了一倍多。新的一年當中,經濟蕭條的風險不大,但市場最大的敵人就是2019年。中國市場周期在修復,但是由于今年修復的速度非常快,到了2020年如果繼續期待一個類似2019年的大年,概率不是很大。投資者需要把握的是市場、結構和技術分化帶來的結構性行情。
如其所言,擺在很多機構投資者面前的問題是,入市A股,究竟是選擇高估值的“白馬股”還是低估值的公司?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中國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鴻耀更傾向前者。姚鴻耀認為,公司的質量比估值更為重要,因為有時候質量不好的公司會繼續便宜下去。橫向比較的話,國內的內需股還是比其他國家的內需股便宜。拿中國的消費股和印尼、印度作對比,他們消費品、必需消費品的估值還更高。而中國消費股的估值高不是沒有理由的,它有一個很大的支撐就是盈利增長非常強,而且國內的內需會繼續受到政府的支持。從國際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還是比較青睞于內需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