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基金向來以低風險穩健收益著稱,今年以來截止12月4日,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4.72%。但仍然有5只債券基金虧損幅度超5%,創金合信和東吳旗下基金各占兩只。創金合信尊盈純債虧損超過2成,兩只基金規模不足百萬,運作起來入不敷出;東吳兩只基金則是因為踩雷違約債券的后遺癥。
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4.72%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止12月4日,債券基金算術平均收益率為4.72%(只計A類份額,下同),漲幅居前的基金多為轉債類基金,包括南方希元可轉債、匯添富可轉債A、中歐可轉債A等,收益率分別達到29.48%、26.12%和26.06%。這主要是受到今年以來股票市場好轉、正股表現較好影響。即使剔作轉債類基金,其余債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也達到4.44%,廣發聚鑫A、諾安聯創順鑫A等3只基金收益率超越20%。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虧損的債券基金才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還虧了20%多。數據顯示,上述區間內,共有21只債券基金虧損,其中5只虧損5%以上。創金合信尊盈純債今年以來的虧損達到20.49%,虧損幅度堪比權益類基金了。東吳系兩只基金東吳鼎利、東吳鼎元雙債A分別虧損10.69%和8.89%。
此外,創金合信尊泰純債、金鷹添享純債分別虧損7.49%和6.28%。可以看出,創金合信和東吳基金各有2只債券基金虧損5%以上。
創金合信兩債基“一天不如一天”
創金合信尊盈純債虧損超過2成格外引人關注。該基金成立于2016年1月7日,首募規模2億份。成立時配備了雙基金經理:其中,王一兵是該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今年8月王一兵離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只留下鄭振源一人繼續管理。
這只基金在前兩年還有過較為良好的表現,2017年和2018年,該基金分別取得了2.81%和7.48%的收益率,均高于同類基金平均水平。那為何今年以來該基金業績表現墊底呢?或許該基金從今年開始就已“名存實亡”了。
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末該基金總份額為4.98億份,資產規模5.33億元,到今年年初,就只剩下了80萬份,而去年年中,該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占比為99.99%,可見機構投資者已經在去年四季度撤出了。
或許正是因為今年以來該基金資產規模已經非常小,投資運作已經入不敷出。因此今年以來該基金凈值基本上每天都跌一點,長期積累下來累計虧損就達到了20%之多。
然而令人關注的是,今年年初,該基金仍然有236戶持有人,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占比為62.76%;今年上半年,最后的機構也撤出了,6月末,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占比為0,但仍然還有209戶個人投資者持有。這也正是該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監王一兵不再管理該基金的重要原因,因為已經沒有明顯的管理價值。在基金無法正常運作盈利的情況下,創金合信尊尊盈純債并沒有清盤,并且堅持了一年之久,令剩下的小投資者無端持續虧錢。
創金合信尊泰純債的情況與創金合信尊盈純債非常相似,該基金也是機構持有份額占比接近100%的基金,去年三季度,機構就凈贖回13億份之多,該基金總份額只剩下30多萬份,到今年6月末該基金還有164戶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持有占91.57%。今年以來該基金凈值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東吳兩債基踩雷又“使壞”
東吳鼎利是東吳基金旗下一只老基金,該基金今年以來的下跌,并非突然發生的,而延續了2016年踩雷違約債券“16信威01”的后果。2016年底,信威集團被曝出巨額債務問題,并于2017年4月27日起宣告停牌。今年7月復牌以后連續跌停,股價由41元以上一度跌至1.05元左右。
東吳鼎利在2016年三季度末持有16信威01共40.52萬張,占基金凈值的比例為3.96%。自2016年四季度開始,由于踩雷,該基金就持續被贖回,資產規模由10.41億元降至今年年初的1.26億元。截止今年三季度末,其資產規模為0.45億元。
隨著規模的縮小,賣不出去的債券16信威01在基金凈值中占的比例就越來越高。今年前三季度末,東吳鼎利持有該債券的價值占基金凈值的比例分別為37.89%、48.13%、63.32%。而今年前三季度,除了16信威01,該基金持有的債券均為國開債或國債。因此,16信威01仍然是導致該基金下跌的元兇。
如果說東吳鼎利的踩雷可以被理解為投資研究上的過失,那么東吳鼎元的操作就備受病詬了。該基金成立于2016年5月,至2017年四季度末該基金都沒有持有16信威01,但自2018年一季度開始,該基金突然持有16信威01共42000張,占基金凈值的比例達到10.48%,成為該基金第一大重倉債券,并一直持有至今年三季度末,持有張數未變,占基金凈值的比例為67.48%。
這而與東吳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對16信威01的估值上調有關。上調估值后,東吳旗下相關基金業績上漲,吸引了部分投資者買入,東吳鼎利和東吳鼎元規模有所增長。而在今年年初16信威01的風險繼續暴發之前,東吳基金卻贖回了之前自購的東吳鼎利份額,只剩下投資者承受今年以來的虧損,這種行為也為東吳基金引來惡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