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在中國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糧油控股私有化公告引發了市場熱議,上市如此不易,為何還要搞私有化退市呢?
這已經是近2個月來,第3家央企旗下港股公司發布私有化公告。10月2日,港股上市公司中航國際控股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中航國際明確計劃提出收購全部已發行H股的自愿有條件現金要約,根據要約,收購價為每股9港元,較此前最后交易日的收盤價6.97港元溢價了29.12%。
10月3日,中國華能董事會及華能新能源董事會聯合宣布,里昂證券代表中國華能確認擬作出自愿有條件現金收購要約,以收購港股上市公司華能新能源全部已發行H股股份,要約收購價為每股3.17港元,該價格較此前最后交易日收盤價2.17港元溢價了46.08%。
此次中國糧油控股私有化同樣是高溢價收購,其控股股東中糧集團私有化方案顯示,要約收購價為每股4.25港元,較最新收盤價3.17港元溢價約34.07%。
中國糧油控股公告稱,中糧集團提出私有化的原因,是當前公司作為上市平臺的融資功能受限。中糧集團認為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外圍因素為中國糧油控股的發展帶來一定不確定性,導致股價走勢疲軟,公司融資能力受到一定局限,較難通過股權融資為其業務發展提供可用資金來源,為公司的發展戰略提供支援。
這3家公司的私有化原因基本相似,尤其是華能新能源,其自2018年8月份以來其市凈率(市賬率)低于1,已經無法于股權資本市場進一步集資。不止如此,今年以來,港股市場中已有10多宗私有化提案,包括華能新能源、華地國際控股、中航國際控股、哈爾濱電氣、冠捷科技等多家公司相繼獲大股東提私有化。而這些公司未來的出路,均不同程度指向了A股市場。
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后回歸A股,這已經有不少案例。華熙生物就在港股退市兩年后于2019年11月6日登陸科創板,擁抱新一輪的資本紅利,公司上市當天市值超過400億元。華潤微電子曾于2011年以私有化的方式從港股退市,今年也選擇科創板IPO,并且成為首家進入科創板注冊環節的紅籌公司。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對記者表示,當前A股的市場表現并不好,單純從市場走勢來看,反而是港股和海外市場表現要好一些。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港股公司私有化后選擇A股上市是有利的,因為A股雖然IPO較為嚴格,但是發行市盈率普遍偏高,對回歸的公司更加有利。因此對于很多優質公司來說,首先選擇是A股上市,如果不成功,再選擇其他境外市場。
這些發布私有化提案的港股上市公司,普遍共性是長期破凈且估值偏低,而且股權融資受限,如果選擇A股上市,自然也是期望獲得A股的融資支持。上海邁柯榮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對記者表示,雖然國家政策方面歡迎優質的公司回歸,并且A股市場也能夠給予較高的估值,但是內地融資環境目前并不樂觀。“長期來看,從估值及政策角度,均對中概股回歸有利,但目前A股對這些私有化回歸的公司,在資金方面是不利的。目前IPO審核已經形成常態化,這導致存量資金博弈加劇,增量資金則還在路上,未來中概股回歸也有可能遇到發行難、融資難等問題。”
徐陽表示,企業資質是否優良是能否回歸A股的重要標準,以中國糧油控股為例,雖然它有上千億元的資產,但大部分是物業、廠房等資產,平均資產收益率長期在10%以下,每年企業的利潤只有十幾億元,這在估值標準較為嚴格的港股市場,自然難以獲得較好的市場認同。但即便如此,這類公司私有化后回歸A股市場也并不容易,因為當前政策更青睞科技創新型企業回歸。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記者表示,科創板實行注冊制改革是A股的重點方向,未來會向市場化不斷邁進,其前提就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只有優質的中概股公司才有回歸A股的機會。“A股給出的估值高是眾所周知的,但IPO的要求與嚴格程度甚至要高于一些海外資本市場。對于私有化回歸的中概股來說,肯定是要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和發展階段做出選擇,回歸A股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