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基金經理變更依然頻繁。截至上周,年內已有218位基金經理離職,較去年同期的166位多出了30%。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基金經理離職的原因,主動離任不再是主流,因業(yè)績差而被迫離職的明顯增多。
根據資訊的統(tǒng)計,上周五一天就有8家基金公司發(fā)布了10份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其中4位基金經理離任且不轉任公司其它工作崗位,由此形成11月離職的一個小高潮,本月已有20位基金經理離職,也就是說,平均每天都有一位基金經理宣布離職。這20位基金經理來自18家基金公司。其中,中信保誠基金、創(chuàng)金合信基金旗下本月以來已有兩位基金經理離職,中加基金、中郵基金、中科沃土基金、嘉實基金、泰達宏利基金、民生加銀基金、平安基金等16家基金公司各有一位基金經理離職。而去年11月僅有1位基金經理離職。
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根據數據,年內已有218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93家基金公司,離職率達到10.4%。而在去年同期,離職的基金經理人數為166位。
從過往數據可以看到,近幾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一直居高不下。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同期(截至當年11月22日)離職的基金經理人數分別為142人、150人和166人。
深圳一家中型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基金經理離職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由于管理的產品業(yè)績不好,或者公司內部結構變化,基金經理被迫離職或調整;二是表現突出的基金經理主動離職,投向規(guī)模更大、影響力更大的平臺;三是基金經理的個人投資理念與公司或團隊發(fā)生沖突,基金經理選擇加盟其他機構。
“通常來說,市場走牛,基金經理跳槽也進入高峰期。但這也并不是說震蕩市或熊市階段基金經理就不會跳槽。今年以來市場結構化特征突出,行情震蕩也較為明顯,給基金經理們帶來了很大壓力。”上述市場部人士表示。
截至上周五,今年以來滬深300指數漲幅達到27.88%。受益于此,公募基金整體業(yè)績不錯。不過,也有一批基金未能抓住市場行情,凈值表現落后于市場甚至收益告負。這也導致今年偏股基金業(yè)績差距拉大,主動管理型基金業(yè)績差距已超過120個百分點。從離職基金經理去向來看,今年離開公募“奔私”的情況明顯減少,大多是業(yè)績靠后的基金經理被調離原來的崗位或選擇離開。今年6月,華南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一位基金經理宣布離職。公告顯示離職是因為“個人原因”。不過,該基金經理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間管理的一只產品任期回報為-33.5%,年化回報低至-24.9%,同類產品排名在后10%,且該基金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規(guī)模已不足100萬元。
還有一位因業(yè)績不佳被解聘的基金經理,今年多次“踩雷”。持倉數據顯示,其管理的基金產品今年一季度超配了業(yè)績爆雷的影視股。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未來隨著公募行業(yè)競爭加大,產品線不斷完善,基金經理隊伍的調整頻次還可能增加。